粮食进口的逐年增加,让外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担忧。
“这三种粮食(小麦、玉米、大米)的进口量占国内生产量不足2%,实现粮食总量基本平衡是不成问题的。”毕美家坚信,这些年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谷物自给率95%以上,稻谷、小麦口粮品种基本自给。此前出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计划将中国粮食自给率稳定在95%以上。
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也称,这并不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今年上半年,整个国际市场谷物的价格相对比较低。我们通过进出口调控,应该说为我们今年的稳定物价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粮食还不存在安全问题,比如眼下水稻价格基本没有上涨,这就说明其库存确实增加了。”会后,长期在产粮大县工作的齐河县县委书记魏洪祥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粮食进口增多主要是因为国家为了稳定农产品(5.99,0.00,0.00%)价格,稳定物价的调控措施是临时性的。
但从长远来看,粮食安全始终值得中国警惕。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每年进口的硬性指标均在5000万吨以上,随着大豆种植面积萎缩,进口量进一步增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预计,2012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将达到5750万吨左右,较上年的5263万吨增长近500万吨。
大豆之后,玉米、小麦、大麦和大米等谷物相继被纳入其进口产品名单。“防止玉米成为第二个大豆。”此前,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撰文指出。
本报采访发现,粮食进口大量增长,对国内已经产生实质性影响。以大米为例,今年越南、印度等国大米已遍布南方粮食主产区,其导致我国南方粮食加工企业陷全行业亏损,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受挫。
因此,目前在各种制约因素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下一步如何调动农民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关键。
毕美家强调,今后粮食潜力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提高单产,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种粮,很关键。”毕美家举例说,“种粮大户于会怀为什么愿意种粮?就是因为种粮有收入。”
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