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番禺菜农种菜用垃圾肥后续:垃圾底肥源头已查明


时间:2012-12-26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日前,广州市番禺农田长期使用未经分类的“垃圾底肥”事件,经舆论曝光后,在社会和网络上引起不小的震动,不少网民,尤其是居住在番禺的网民,纷纷在微博中表达了不满的情绪。

  网友@袁金青Tony:“愤怒啊,竟然吃了那么长时间重金属。”知名环保人士“樱桃白”则在微博中,透露了另一个现象,“南浦岛的农田用草木混合生活垃圾烧草木灰,投诉多年了,环保城管相互踢皮球,还不是没人管?”

  农业学者则表示,广州农村有用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传统,不过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加深后,生活垃圾中有害成分越来越多,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老传统看来无法延续下去,需要依据现状做巨大调整。

  同时,相关部门也查明了垃圾底肥的源头出处,已通知相关机构加强管理,并由相关环保和农业执法机构,取土样和菜样,送至专业机构进行检测,不久将公布详情。

  垃圾堆肥有历史,但不应再延续

  在一些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网友看来,农田积肥或是敷设底肥,一般是牲畜或人的粪便、厨余垃圾等做底肥 ,如遇土质尚好的地块,甚至可以不怎么上底肥,或上的较少 。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也告诉记者,垃圾堆肥在广州的农村,其实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以前的城郊农民,都把城里的生活垃圾乃至粪便,带回农村去堆肥。”

  不过骆世明同时强调,五六十年代的生活垃圾,大多是以厨余物品等有机质垃圾为主,不过随着工业的发展,不可降解物进入生活垃圾的比例越来越多,生活垃圾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甚至一些有害的生活垃圾如电池等,也随着垃圾下乡,进入了农田之中。

  骆世明表示,电池中的重金属物质进入土壤后,的确会被蔬菜所吸收,不过被吸收的量,依据蔬菜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种植条件而定。

  “垃圾还是必须经过分类、发酵、降解之后,才能用作农业底肥。”骆世明认为,垃圾必须分类过后,将其中的不可降解物和有害物质,挑拣出来以后,才能用作农业堆肥使用,而垃圾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为腐殖质,既能增加土壤肥力,同时也能避免很多的病虫害,“你看以前用农家肥的农民,农药用量也很少。”

  而对于生活垃圾中有可能造成的抗生素污染,骆世明则认为,这个量应该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垃圾底肥源头查明,有无污染还需进一步检查

  在网友热议的同时,相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昨日,番禺区相关部门回应本报表示,经初步调查,菜农种菜用肥来源于石基镇凌边村广州市顺兴花卉有限公司堆肥场。现场堆放近30吨肥料,使用铲车进行作业。该场工作人员称,筛下物来源于顺德区北滘镇垃圾填埋场,每天约40吨,堆放处理后按每一拖拉机肥料50元价钱卖给附近花卉场。


来源:南方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