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的峡谷地带,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过去,山高地少是导致武隆县农户贫困的根本原因。
现在,依托乡村旅游,年收入达10多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农户已不在少数。
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旅游富民”方略和确立建设“中国武隆公园”的绿色崛起战略思路之后,县政府编制了《武隆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县扶贫办制定出台了《武隆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并将巷口、白马、仙女山等18个乡镇列入乡村旅游发展范围,安排5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了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据统计,今年武隆县10个乡镇23个村外新增游客接待设施576个,全年接待游客21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到2亿余元。今年,武隆县被评为乡村旅游市级示范区,县扶贫办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向国家农业部申报了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县。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是一句朴实的民间谚语,但很少有人会深刻领悟其中的奥妙。武隆县依靠大旅游带动小旅游并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的成就折射出武隆县在旅游富民中的智慧。
“力争到2015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武隆县委书记刘新宇介绍,目前武隆仍有贫困村84个,农村贫困人口7.2万人。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下一阶段的一项重点工作是:要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切实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武陵山扶贫开发为契机,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
高山上的旅游新农村
大山深处的别样风景
12月18日,在风景秀美、水资源丰富的土坎镇清水村紫沨泉庄,一群劳动者正在挥舞勤劳的双手为新盖的三层楼新房做最后的工作:绿化、装修。清水村村支书王庆丰也在忙里忙外地为自家房子装修,他家的装修已快完工,装在楼顶的漂亮的吊灯彰显出农民新村的生机。
紫沨泉庄在海拔900米的山腰,从里至外,紫沨泉庄和城里的小区房没什么两样,主体完工的一期共24户,每层楼都有卫生间、客厅,每层楼的格局多是6室1厅,每家都有一个让城里人羡慕的约5平方米的露天阳台,楼下不但有花草树木,还有一条水渠。远远望去,紫沨泉庄在大山上显得特别优雅气派。
紫沨泉庄是武隆县新建的农民旅游新村,一期预计在2013年6月完工入住,这里除村民自住外,还将是集农家特色餐饮、休闲等为一体的农民旅游新村。新村建设分三期,规划建巴渝新居213户,一期中部院落规划了清水村民生服务中心,包括村民活动中心、村卫生室、图书室、五保家园、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老年公寓等。新村计划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农民自筹700万元,其余为政府投入。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