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项专项行动齐头并进,重大案件市领导包案督办,广泛发动群众举报投诉——东莞市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记者昨日获悉,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查处“保护伞”案件14起,查获“保护伞”35人,部分案件受到公安部领导批示和好评。
开展联合打假行动6007次
作为“三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由质监部门牵头、25个成员单位组成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共同参与。结合东莞实际,在省确定的十大打假专项行动基础上,我市增加了文化市场、进出口领域产品和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3个专项,将文广新、检验检疫和综合执法等部门的日常打假工作纳入专项行动范畴。从12个牵头部门抽调41名干部充实到打假专项办集中办公,各镇街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建立了打假信息专报机制。
据介绍,打假专项行动小组先后转办了542宗案件,其中省打假专项办转来148宗,市“三打”办转来72宗,其余322宗为群众举报。实施市镇联动、镇镇联动、部门联动,共开展联合行动6007次。落实省市镇三级联动执法,成功打掉一跨市制售假利益链条,查获的假冒国际知名品牌润滑剂产品货值超百万元。
成立打假挖“伞”领导小组
抓大案要案,是我市打假专项行动的一大策略。在市领导的全力督办下,各镇街和相关部门成功破获一批影响恶劣的制售假大要案,如中堂、茶山分别于3月底和5月底查获制售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的箱包、休闲鞋案件,涉案货值分别为3000余万元和5500万元,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6月27日,公安部副部长刘国金对茶山假冒休闲鞋案作出“横向部门的沟通协调必不可少,东莞做得就很好”的批示。
凤岗镇于6月份成功破获一宗特大假冒注册商标案,打掉制假工厂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查扣一批假冒国际知名品牌的成品手袋,涉案价值超2亿元。
同时,市打假专项办还成立了打假挖“伞”领导小组,市公安局增设打假挖“伞”联动小组,深挖案件背后的“保护伞”。截至目前,我市共查处14起保护伞案件,查获“保护伞”35人,已判刑7人。
发放打假举报奖金超44万元
打击制假售假专项行动是一场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的行动,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行动开展以来,我市通过各种渠道公布举报投诉热线电话和分管领导、有关负责人手机号码,24小时受理举报投诉,修订了举报奖励办法,加大了奖励力度,及时兑现奖励并严格为举报人保密,广大群众参与热情不断提高,共接到举报投诉3556起,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线索。据市质监局介绍,行动开展以来,已向群众发出打假举报奖励经费44.94万元。
来源:东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