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添加和合法使用是两回事
“迄今为止,在中国对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因为合法使用真正的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多是由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添加物炮制出的各种假冒伪劣食品引发。”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和他的团队调研了很长时间得出的结论。对此,孙宝国表示:“然而许多事件最后被归罪到添加剂身上,添加剂成了替罪羊,实属冤枉。”“对添加剂产生误解,是因为人们把添加剂和违法添加混为一谈,把非法添加物当成了添加剂。”专家举例,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孔雀绿,都是我国明令禁止不准添加到食品中的,属非法添加物。其中三聚氰胺有多种用途,可作水泥、塑料和涂料添加剂,但不能作食品添加剂。
“当然,即便是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也有范围、剂量限定。超范围使用的典型案例是去年染色馒头当中的柠檬黄。”罗云波和农业部农产品(000061)风险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黄昆仑教授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陈君石强调,食品添加剂是一门复杂学科,有明确而严格的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每一种添加剂都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有着统一的国际和国家标准,未超范围超量使用不会影响健康。
“要让消费者真正了解添加剂,加强科普宣传迫在眉睫。”孙宝国介绍,他已在全国作了100多场科普报告,最近在其主编的《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一书中,他和8名教授认真回答了“进口食品中的添加剂更安全吗”、“没有添加剂的食品更安全吗”等100多个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