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恰恰瓜子曝食品安全隐患 分析称为“节约成本”


时间:2012-12-2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

  在被曝使用陈年瓜子作原料后,12月24日,洽洽瓜子再次被媒体曝出存在多项管理问题,包括给瓜子喷香精、一线员工无健康证上岗、以水代替酒精给瓜子原料消毒等。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造成这些生产管理问题的根源,或是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

  据媒体报道称,洽洽食品瓜子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公司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员工应办理健康证,不能有不适宜参与食品生产的禁忌症”,但是实际操作中诸多工人却未持健康证证上岗;为了节省配料,对煮瓜子的水重复利用、涉嫌随意更换香精的生产日期;以及在对葵瓜子原料消毒过程中,以水替代酒精作为消毒原料等问题。

  “该媒体对相关行业不是很了解,对生产过程中工艺、标准方面的问题掌握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才写出了一些造成误解的东西。”昨日(24日),洽洽食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但目前公司正在对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尚无信息可以对媒体发布。

  不过,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媒体报道中提出的系列问题,在瓜子生产企业中并不罕见。

  “这样操作主要是为了节约成本。”朱丹蓬说,葵瓜子从原料收购到包装成袋的过程中,生产环节众多,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在各个环节的卫生、安全问题上打折扣。例如,从外地收购的瓜子,运输过程中会产生2次污染,一般要求是用酒精消毒,但是酒精消毒成本很高,一些企业为了省钱,就用水冲一冲了事。“但这些做法无疑会加剧食品安全风险。”

  而与之相应的是,洽洽食品2012年三季报显示,由于成本降低、毛利率提升,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同比增长49.0%。

  “但如果企业是以这种方式节约成本,盈利肯定难以持续。”食品营销专家丁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临近春节前,正是瓜子等坚果的销售旺季,突然爆出的食品安全危机,必然会对洽洽食品的销售业绩造成较大冲击。

  此外,在此次洽洽瓜子被报道的瓜子食品安全隐患中,最受关注的是公司的在香精使用上是否规范。而朱丹蓬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炒货类生产企业在香精使用上的确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

  “瓜子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给瓜子喷香精很正常,在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在控制用量的情况下,香精的确允许使用。”朱丹蓬说,而问题在于但是根据质量不同,香精的市场价格也千差万别。一种绿茶味瓜子,使用的香精会分几百种,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使用价格较低的香精,这也会为消费者的食用安全带来风险。“要改变这些问题,不仅政府部门要完善监管机制,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有长远目光,有更强的自律意识。”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