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家住省城南山路的市民陈生花大妈再也不用顶着寒风在早市上买菜了。“以前,冬天到早市上买菜,不仅挤公交,还要受冻。今年,华联超市有了低价蔬菜早市,王府井也有菜篮子工程专卖区,菜既便宜又新鲜。”
今年,国家商务部将西宁作为全国农超对接示范城市,华联、宁食等五家企业被列为示范点,到目前,已对接了五百多吨蔬菜。
“西宁市有关部门完善流通体系,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市场、超市、社区直销店等市场网点逐步健全,逐步形成立足主产区和直销区,保障了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通过采取定点供应、超市专柜等方式,开展‘农超对接’试点示范,目前,已建成132个蔬菜直销店。”西宁市农业和扶贫开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蔬菜基地提高了自给率
近年来,西宁市蔬菜、畜产品等在农业中的比重上升,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逐步形成大通双新公路沿线、湟中西纳川为中心的万亩蔬菜生产基地、以三县为主的万亩山地三大蔬菜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一批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于一体的标准化、规模化科技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具有高原特色的“西宁夏菜”品牌,逐渐形成并被消费者认可和喜爱。目前,西宁市蔬菜淡旺季供应矛盾逐渐缓解,品种已达到13大类、290多个。
“菜篮子工程不仅丰富了市民的餐桌,还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西宁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西宁市蔬菜种植面积达40万亩,总产量达100万吨,外销30万吨,自给率达65%;温室蔬菜产量达40万吨,淡季自给率达40%以上。
蔬菜产业未来大规划
根据西宁市菜篮子产业发展远期规划要求,今年,西宁市新建蔬菜温棚4万栋,总量达到7.5万栋。
据了解,未来几年,西宁市将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重点打造“一川一线”设施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稳固强化三县露地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扩大食用菌生产基地。在湟中西纳川、大通双新公路沿线等地,夏秋季发展露地菜、冬春季以设施蔬菜为主,发展茄果类、叶菜类鸡腿葱、食用菌,三县集中建立5个万亩露地蔬菜生产标准园。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