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营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关注网络信息保护)


时间:2012-12-25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通过网络立法,授权权威第三方电子认证机构对相关网站及其内容的真实性实施身份验证,实现可信网站验证升级,形成可信信息链、可信资金链,并且建立健全钓鱼网站事前防范机制,可以营造出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

  记者:请问你如何看待网络立法?

  刘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生活已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从收发邮件、社交到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等各种活动都需要进行网络身份信息认证。然而,网络空间普遍存在身份虚假、身份冒用、身份盗用、身份滥用、身份串通、身份欺诈等现象,严重影响网络信息安全。

  对此,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针对政府数据、商业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不断加强立法。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保护问题更加凸显,加强网络立法已成为国际共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强调了“依法管理网络”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网络文化发展、网络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记者:网络立法对加强网络信息保护有哪些积极作用?

  刘多:网络立法,可以依法保护公民的选择权、无障碍接入权、网络表达权、网络知识产权、个人网络隐私权等网络权利形态,形成公民各项网络权利的完整法律保护体系。并且,通过立法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有利于减少针对公民网络权利的侵害,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同时,网络立法有利于保护企业商业数据。如今,网络广泛参与生产生活并作为辅助设施而存在,因此原生、伴生或共生了大量商业数据。通过网络立法,界定网上商业数据的定义与范围,明确保护网上商业数据应当遵循的原则,规范相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保护商业数据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有利于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可信任的网络环境,通过网络立法,对网络接入和网络应用进行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安全认证和可信认证,明确网络参与人关于网络信息保护的义务和责任,有利于建立可信的网络环境,促进产业发展。

  当然,网络立法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互联网的基础性、先导性与战略性地位显著提升,成为服务经济发展转型、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战略重点。加强网络立法,进一步规范网络秩序,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记者:如何看待“网络身份管理”?


来源:人民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