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新华社推出俞正声人物特稿:座车不设特殊号牌(2)


时间:2012-12-25  来源:新华网 点击:

俞正声,浙江绍兴人,1945年出生在革命圣地延安,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曾做过16年的技术工作,并先后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负责人,烟台市长及青岛市长、市委书记,建设部部长,湖北省委书记,2007年起担任上海市委书记。自2002年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任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不仅在上海,在山东、在湖北和在建设部,俞正声都提倡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烟台市市长,俞正声在中国率先写下的房改第一笔,成为一项有标志性的改革突破。在青岛工作期间,建设国际化都市的新构想、国际资本的大流入等,让人看到了俞正声的魄力,而对工业品牌建设的重视,使青岛的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在全国有了响当当的名气,他也因此得到了“品牌市长”的美誉。在建设部部长任内,他把建设部的第一中心工作定为“抓质量”,他曾语重心长地说“再不把质量问题放在第一的位置上来研究,采取坚决的态度来对待,我们会有负于人民的”。在湖北,俞正声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壮大县域经济,这“两大抓手”成为湖北发展的重要战略。

求真务实 多做实事

“你们胆子大一点,人人做起,我带头讲真话!”俞正声鼓励下属在民主气氛中发表意见。他刚到上海不久,各系统、各研究机构就接到通知说,市委公开纳谏,“言论无禁区,只要有建设性即可”。这股清新的作风被称为“俞式风格”。

轻车简从的调研考察也是俞正声的一种工作方式。“他经常不按既定路线走。”上海市委组织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一次,俞正声到黄浦区调研,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到高楼大厦的背后,走进棚户区,走进挂满塑料袋接雨的居民家中。回来后,实现400万平米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快。

在青岛做市长时,正值全国纺织业疲软之时,为掌握一线真实情况,他半夜来到印染厂,和夜班工人谈心听建议。市长夜访一事轰动了青岛的纺织业,人们从中看到了决策者抓经济的决心。至今,青岛一些纺织厂的老厂长们还感念敬重这位老市长。

接待过俞正声的各级官员也对其专业水准印象颇深。俞正声在上海电气集团建设的临港基地调研时,提了很多专业性问题,集团负责人感觉他“好像是清华大学电站设备专业毕业的”。其实,俞正声是学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的。

俞正声讲话往往不用稿子,调研不喜欢听汇报,而是自己直接提问。

朴实的用语也是俞正声的讲话风格。担任建设部部长时谈住房质量,他说:“老百姓攒一辈子钱买的房子,我们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站出来,替老百姓严把质量关,否则我们怎么能对得起群众啊。”当上海市委书记时谈就业,他说,老人们一般对自己穿衣服都不讲究,房子也不需要太大,就是希望孩子生活得好一点。如果孩子的就业问题不能解决好,对老人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