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海南五指山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促农民收入


时间:2012-12-23  来源:海南网 点击:

  五指山依靠现代科技发展生态农业,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田园千般秀群峦别样青

  本报记者范南虹特约记者李雄伟

  五指山发展生态农业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图为绿色环抱的五指山冲山镇什保村。本报记者王凯摄

  “你这果园是不是砍了天然林来种的?”12月6日下午,五指山毛阳镇牙力村王明胶的红心蜜柚园,看着正在开花的果园,记者问王明胶。

  “不,我们现在不砍树了。蜜柚园原来种的是龙眼,我把龙眼淘汰换了新品种。”王明胶急着解释:以前,黎族农民因为生产水平低,对大山的原始依赖程度很高,缺钱了就砍树卖,或者砍树种经济作物。又因为不懂科学管理,作物产量低,只好靠广种薄收的办法增加了收入。

  现在,依靠农业科技,发展绿色无公害果园,产量和品质都大大提高。农民的精力都放在发展生态农业上了,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记者近日在五指山市采访,看到大山深处悄然掀起农业科技热潮,正在迅速改变着黎族同胞的生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处处可见。

  科技提升传统农业

  促农增收致富

  12月6日上午11时许,到乡里卖完干胶,五指山市毛道乡毛卓村的朱照龙和朱任就相约着赶回家。

  “下午村里有割胶培训班,我们要赶回去上课。”朱照龙告诉记者,三年前,村民们上午割完胶后,下午就没什么农活了。不是在家里打牌打麻将,就是相约到乡里茶馆喝茶闲聊。现在,大家不管农闲还是农忙,都很忙,要忙着学习农业科技。

  因为家穷,朱任结婚很晚。2006年,朱任种的橡胶有部分开割了,手头总算有点钱,31岁的他才结婚。没有新房,婚后只能和父母兄弟挤住在一起。

  “橡胶树种下去不施肥也不除草,有了白粉病也不懂治,基本上是人种天养;胶刀刀口磨成了蝴蝶刀,割胶一年损皮五六十厘米。”朱任说,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多年。

  2009年,五指山市加强培训黎族农民的割胶技术。“三天两刀”、“化学刺激”、“割胶深度”等割胶术语,朱任闻所未闻。夫妻俩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参加了几期割胶培训班。神奇的是,当他使用新割制、新磨的胶刀割胶后,胶水产量当天就提高了。

  “至少增产80%以上。”朱任笑说,最重要的是不伤树皮了,现在割一年胶,仅耗皮约30厘米。单胶水增产这一项,每年就给朱任增收约5万元。去年,朱任全家搬进了新房。

  朱照龙家有800株橡胶开割。“原来不会割胶时,割一株树,胶碗里胶水只有1/3,现在,胶碗装得满满的。”如今,朱照龙每天卖胶水就收入400多元,这个收入是3年前的3倍。


来源:海南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