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滨州推进乡村生态工程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时间:2012-12-21  来源:滨州日报 点击:

 

  作为新阶段“林水会战”的重要内容,乡村生态示范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优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最终目的落脚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加快增收上,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新一轮“林水会战”打响以来,全市上下强化措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建立了“市级领导包县区、部门帮扶、定期通报、申报验收”的推进机制。各县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作局面。

  统筹规划,完善机制,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新风貌

  创造乡村优美环境,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乡村新风貌,是乡村生态示范工程的基本要求。在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中,各级坚持规划先行,既强调规划的长远性、前瞻性,又充分考虑规划的特色性,体现乡村特点,努力实现“一批村庄上水平、一批村庄上台阶、一批村庄变面貌”。各县区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所有村庄进行合理规划,力争做到“一步规划到位,分步推进落实”。

  农村环境整治,突击搞一下容易,长期保持下去非常困难。因此,乡村生态示范工程着重在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机制长效化方面寻求突破。各级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工夫,努力做到“五个一”,即:有一支精干的村庄保洁员队伍,有一套完善的环卫保洁管理制度,有一套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教育办法,有一套必备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有一套过硬的农村垃圾处理督查和奖惩办法,从根本上防止“脏乱差”状况反弹。截至11月底,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已清理“三大堆”5737处,设立垃圾处理场所70处,村庄植树15.4万株,新修、改造道路16.7万平方米,建设活动场地4.1万平方米,安置路灯1197盏。一大批农村呈现出“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社会文明、村容整洁有序”的新面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幸福指数显着提高,对党委政府的满意率不断攀升。

  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为生态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与有关部门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功不可没。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投入整治资金1.48亿元,其中,各县区投入9319.3万元,市、县(区)直帮扶部门到位资金达到5478万元。各帮扶部门、单位积极行动,主动对接,为生态文明村帮扶工作快起步、快落实、快见效奠定了基础。然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态文明村建设最终还需村居自身实力的增长。进一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必须依靠发展现代农业。

  从滨州市情况看,虽然是农业大市,但不是农业强市,粗放式发展的现状依然没有根本改变。生产投入高,质量效益低,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追赶超越的需要,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下一步,乡村生态示范工程将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大新品种的研发,搞好特色基地和优良品种培育,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传统农业。一方面全力打造中国农业物联网中心,把物联网技术尽快应用到农业生产上,加速形成农产品的现代流通和营销体系。另一方面积极运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经营理念,以高端、高效为目标,以生态产品为基础,发展既高效又生态的农业。为此,乡村生态示范工程将进一步加快各高效生态农业园区的规模膨胀和功能提升,推动“高效生态”发展模式在农业领域由“点”向“面”拓展。通过在特色化、规模化、信息化上下工夫,不断强化“名牌产品”建设,提高滨州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加快增收致富脚步创造条件。


来源:滨州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