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13日在北京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称,2008年,中国谷物单产、水稻和小麦2430,-31.00,-1.26%单产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约为世界平均值的47%,约为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2%,中国农业发展表现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这份最新出炉的“农业现代化研究”主题报告介绍说,2008年,中国农业领域化肥使用密度、谷物单产、水稻单产、小麦单产、人均蛋类供给与消费、人均鱼类供给与消费、农村电视普及率等9个指标达到发达水平;玉米2396,-11.00,-0.46%单产、粮食浪费比例、农村电话普及率等3个指标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农业机械化、人均营养供应等26个指标达到初等发达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人均产粮、农业科技投入比例、人均农业国际贸易等39个指标表现不佳,处于欠发达水平。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研究员指出,2008年中国农业经济水平比美国约落后100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比工业劳动生产率约低10倍,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比中国现代化水平约低10%。“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一块短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与此同时,2008年中国属于农业初等发达国家,中国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指数为76,排世界第75位;第二次农业现代化指数为35,排世界第62位;中国综合农业现代化指数为38,排世界第65位。
何传启认为,人口、土地、水资源、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生态移民、农业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消灭农村绝对贫困、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等,是21世纪中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线图要分两个阶段实施:一是在2050年左右达到农业现代化的世界中等水平,全面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第二次农业现代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二是在2100年前达到农业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完成第二次农业现代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