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港内,部分没上岸的渔船冰冻在码头附近的浅滩上-记者张墨寒摄
随着气温的降低,锦州辖区海域已经出现了海水结冰的情况。
小笔架山中心渔港的码头边,百余艘渔船已上岸部分没上岸的渔船在码头附近已被冰层冻住。
虽然已经进入结冰期,但并未影响锦州港的航运进出。
百余艘渔船已上岸
昨日上午,记者沿着滨海公路从龙栖湾大道至笔架山段看到,锦州部分海域已经出现了结冰的现象。从岸边向大海望去,中间的结冰段约有300米左右,岸边是随着海浪挤压过来已经翘起的冰层,冰层的厚度达到10厘米。
锦州小笔架山中心渔港的码头边,百余艘渔船已上岸,停靠在码头边的沙滩上;部分没上岸的渔船停靠在码头附近的浅滩上,船已经被冰层冻住。
锦州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锦州辖区每年12月初都会出现薄冰,至次年3月初海冰消融,整个冰期会持续约3个月,其中1月份至2月份冰情最重,平均冰厚30厘米。
冰情严重时将进行破冰
“2009年冰情最严重,最大冰厚达到60厘米,而且锦州港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深水海港,每年锦州港池、航道和锚地海冰覆盖率达100%。”锦州海事局工作人员称现在出现结冰现象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会造成海冰灾害。
进入冰期后,锦州海事局已经做好了冬季冰期安全管理工作和防范。“如果海冰最大厚度达到60厘米,随着挤压,叠加在一起的海冰就是2个60厘米、3个60厘米甚至更厚。”锦州海事局工作人员说,在遇到冰情严重时,除了提前用破冰船进行破冰外,主要还是做好防范措施,如在冰期严重时,对部分船舶限制来港;船舶抛锚远离海底管线,要求锚位距离海底输油管线达到4海里以上。
未影响锦州港航运
虽然已经进入结冰期,但并未影响锦州港的航运进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计,在未来一周渤海湾最大浮冰范围小于5海里,一般冰厚1~3厘米,最大冰厚5厘米。
锦州市海事局根据相关部门的海冰预测,2012~2013年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为常冰年(3.0级),12月上旬出现初冰后,严重冰期为2013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3月中旬终冰。
工作人员解释说,常冰年(3.0级)指各海湾大部分海面被海冰覆盖,一般会影响通航。
这次预计的冰情与去年的情况是一样的,在2011~2012年度冰期的防抗海冰工作中,锦州辖区的冰期是零险情、零事故。据统计海事局共出动船艇120余艘次,调动人员1500人次,检查船舶332艘次,消除安全隐患590余项。
-海冰危害
大块海冰极易导致船舶搁浅
海冰对船舶有很大的潜在危害,如在航道上,大块海冰进入航道挤压船舶,极易导致船舶搁浅。而在锚地,海冰受涨、落潮及风浪影响挤夹船舶,导致锚泊船舶集体走锚造成碰撞、搁浅,同时威胁油田的油气平台和海底管线。走锚船舶除对海上石油平台造成碰撞危险外,海底拖行的锚钩一旦钩破海底石油管线,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将无法估量。
在码头,海冰层层堆积,导致船舶靠泊困难,海冰冰夹、冰困船舶,导致船舶船体破损及航行设备损坏。(记者 张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