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十八大后中国的经济政策思路,对会议成果予以积极评价,认为中国发出了继续推进改革的强烈信号。
中国追求“没有水分的增长”
比利时布鲁塞尔圣路易大学欧洲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让—克里斯托弗·德弗雷涅教授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经济政策确定了基调,符合预期。从会议之前领导人的有关讲话到会后出台宏观经济政策,这一过程释放的各种信息,不仅最终达成经济改革共识,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稳增长的决心,以及追求“没有水分的增长”的目标。
印度工商联合会经济顾问巴布·汗表示,此次会议成果体现出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经济阶段性发展有了更加清晰、更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此次会议所确定的许多大方针,包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等措施,对于处于经济放缓的印度这样的新兴经济体而言也有值得学习之处。
埃及《金字塔报》评论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经济领域每年最重要的事情,会议为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走向提供了重要参考。
澳大利亚新闻网引用群益证券分析师的话称:“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释放出的信息对于市场而言,肯定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海湾新闻网认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具有针对性,会议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处理财政赤字、税收政策和城市规划等领域进行了讨论,这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转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中国事业团研究员金伦希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经济工作要“稳中求进”,把重点放在经济增长的质量上,这种稳健增长的经济发展方向是十分正确合理的。“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等都是代表中国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词,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
扩大内需将使中国经济结构更加平衡
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方面,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西班牙《环球亚洲》杂志社社长、中国问题专家伊万·马涅兹对此表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即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扩大内需。他表示,中国推动扩大内需将促使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平衡,有利于减少中国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世界其他国家乐见中国内需市场的扩大,这将给外国企业的对华出口和投资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利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的发展成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别尔格尔表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很多政策是十八大会议成果的延续,会议的关键词是“稳中求进”,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扩大内需。此次会议虽然主要部署的是2013年的经济任务,但对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直言不讳,提出了许多措施和改革意见,对于中国的长期发展有指导意义。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伊格纳西奥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举措对于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带动世界整体经济的恢复与增长。
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澳大利亚人报》、《西澳大利亚人报》等媒体17日均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扩大内需”信号表现出浓厚兴趣。
关注“三农”问题切实保障民生
在保障民生问题上,会议强调,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印尼科学院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斯瓦格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印象深刻,但仍面临贫困问题与较大的收入差距,在这一背景下,实现包容性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值得关注的课题,将“加强民生保障”放在重要位置,体现政府降低居民生活风险、缩小贫富差距的决心。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