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用心播种生态农业“绿金”项目喜结硕果
“今年的种植难度比去年容易多了,人也轻松多了,这必定是个丰收年啊。”宁乡县沙田乡六寨村七组组长张亚辉兴奋地告诉记者。每50公斤380元的保底收购价,沙田乡种植的富硒有机稻到底是怎样的稻谷?为何当地村民对新事物的注入能如此满意?带着众多疑问,笔者随同专业人员一同来到沙田乡有机稻基地,感受了绿意盎然、欣欣向荣的田园新景象。
田园新气象“稻鸭共养”富农家
站在海拔500m的有机稻生产基地,放眼望去,高高的山顶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稻田,还有不少鸭子时而出现在田间里、时而出现在田埂上、时而在田间戏水、时而在相互逗乐,让笔者感受到了“稻鸭共养”别样的田间风光。“稻鸭共养”这种生产模式在沙田乡寨子村得到了较好的检验,每亩田放养鸭十到十二只,通过鸭宽大的嘴把杂草和埋在地里的草虫吃掉,刺激水稻植株抗病能力,同时,它吃掉害虫排出的粪便也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通过用嘴浑水,疏松根部泥土,妨害杂草的光合作用,提供水稻种植所需的养分。另外,田间的杂草害虫也能为鸭子生长提供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采用“稻鸭共养”的生产模式,减少田间水稻虫害发生率,最终能达到控制灰色叶旋和不施用除草剂除草的目的。“我按照农技站技术员的要求,在田间放养了12只鸭子,鸭子专门吃稻田间的虫子长大,是地地道道的绿色产品,是低成本、高回报的‘抢手货。今年,我种的水稻长势喜人,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说是鸭子水稻双丰收啊!”沙田乡寨子村农民袁祖泽初次尝到“稻鸭共养”的甜头,乐呵呵的在田间跟笔者津津乐道。
据宁乡县农业局植检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易光辉介绍,沙田乡富硒有机物基地,采用高标准化、高技术化生产,集约各种技术要素,倾力打造全省最大的高档稻米生产基地。为了打响这一品牌,该乡组建技术服务工作组,对优质稻示范户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特别强化田间管理跟踪服务工作,规范“稻鸭共养”种植模式。今年是第一年选择在沙田乡寨子村种植有机稻。该基地的土壤、灌溉水源、空气等均经过严格检测,不含任何重金属,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有机稻生产标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独天得厚的自然优势,才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水稻的种植。同时,在防控有害生物方面主要采用了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两栖害虫;采用了二化螟性诱剂,诱杀二化螟成虫;采用施放赤眼蜂,控制寄生螟蛾科害虫的幼虫和蛹,达到不施农药,确保稻米无农残,显著提高米值。
产业新突破“四个统一”保实现
万亩富硒有机稻基地的建设不断推进,已给沙田乡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喜人的“鲶鱼效应”。该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四个统一:统一品种,从5月4日开始,沙田乡绿丰水稻专业合作社逐村发放种谷。所发放的种谷有两种,农香18号和天优华占。自2011年8月以来,先后建立品比基地进行试种,最终,确定农香18号和天优华占为主打品种。统一肥料,水稻基地的施肥均使用油菜籽榨油后腐熟后的残渣菜麸,不添加任何化学肥料。统一绿色防控措施,田间的鸭子、赤眼蜂和性诱剂盆、频振式杀虫灯、都用于防控生物灾害,以达到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的防控标准。统一农民的种植,该水稻的种植仍然采用水育秧、插秧、人工收割等最原始的方式,确保无污染、无公害。同时水稻采取统一收购。盛湘集团作为沙田乡发展万亩富硒有机稻基地行业中龙头企业,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技术支持,以合同形式确定从当地农民手中收购富硒有机稻谷的保底价为每50公斤380元。据专业人员透露,以这样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大量收购稻谷,不但创下了盛湘集团的新纪录,在全省也属罕见。
在去年的品比试验中,该乡完全按富硒有机稻技术标准种植的农香18号,平均亩产达350公斤,由盛湘集团按每50公斤380元的价格收购,除去600多元的成本,农民所获得的亩平纯收超过2000元,为普通杂交稻的3倍多。“能有这么好的收成,明年我至少要种20亩。”如今,在沙田乡,如张亚辉这样认准富硒有机稻是个好产业的农民大有人在。与之前不少农民认为种一年田收入不如外出打几个月工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观念上的根本性转变,为万亩富硒有机稻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至今年5月5日,全乡落实富硒有机稻种植面积6200多亩,并规划明年更大规模推广。
来源:宁乡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