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讲到以色列这个小国高达90%,它的总统接见了我们,他很自豪的说以色列唯一的选择从来都是创造性的追求质量,我们大家也都知道美国的硅谷、印度的班加罗尔,还有台湾的新竹等等,他们都是因为民生盛名卓著的科技创新力享誉世界,如果未来我们实现“十二五”和“十八大”特别的2020年我们能够跻身于创新性国家的行列,如果那个时候我们科技研发的投入占GDP的2.5%,我们七大新兴产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能够达到20%,我觉得我们应该说我们跨越了经济转型的成功一步,我们就可以避免像拉丁美洲那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的陷井,我们就可以像新加坡、韩国、以色列,包括我们中国的台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样的转型,这样一个大的宏观环境,中国的商业银行怎么办?招行应该怎么办?我觉得没有别的选择,只有用自己的转型来支持经济大局的转型,因为现在商业银行也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和矛盾,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过去30年中国银行业高速增长,高歌猛进,主要是得益于需求的旺盛。过去GDP的将近10%的增长是银行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今天经济放缓和脱媒,所谓脱媒就是在社会融资中银行的比重在下降,这也是全世界的规律。
今年10月份,当月企业融资的比例上升到23.2,银行的贷款下降到39.2,非常显著的变化。企业的债券融资,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融资渠道,而企业债券只是直接融资的一部分,还包括股票,包括私募基金,个人理财和民间借贷。还有一个就是银行也面临实行新的资本管理办法巴塞尔3,所有的银行都在考虑到节约资本,提高收益。另外,社会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就是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利差收入,而现在更多的是中小企业,是财富管理,是新的支付方式,是跨境金融这些新的需求。
所以,如何在经济转型中,在银行面临这一系列新的变化中,实现商业银行自身的变化?所以需要商业银行必须调整自己的战略。招商银行的战略经过两次转型,我觉得我们越来越清晰的把它定位成抓两小企业,小企业和微小企业,而且特别重视在小企业中的成长型的高科技的这样的小企业。因为全世界的创新的历史经验表明,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大家都知道硅谷当年的微软、谷歌、雅虎,这些今天显赫一时的企业,当时大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创建的小微企业。我们国家65%以上的专利,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都是小企业发明的。所以,我们必须把眼光盯住小企业,而小企业由于它自身的条件,往往是不够银行贷款的现实需要的这些条件,所以他们融资困难。
所以在今天这种形势下,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小企业的支持就涉及到中国的经济转型,特别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能否变成现实?因为我们银行的体制和西方一些国家还有所不同,我们还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这对我们支持这些创新的中小企业还有很多制度的障碍。但是,在现行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有所作为,我们从2010年开始推出了一个叫“牵引战绩”(音译)的计划,是利用我们的资源有大量的客户,这种客户里有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创新的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我们首先把他们推荐给私募基金,PC和VC。
中国这两年私募基金风起云涌,包括很多境外的基金进入中国,而他们非常需要找到这些高科技成长性的项目,他们决定投入以后,对这些企业的资金缺口我们给予银行贷款的支持,我们也和科技部这些政府部门商量好了,对这些贷款,政府给予贴息,我们再给他当财务顾问,帮助他IPO,或者实现并购,引导他们走入资本市场。当他们成功以后,我们得帮助他财富管理,促进它继续可持续发展。这样实际上银行已经不是原来传统的只靠贷款来做生意的银行了,银行变成了一个中介,帮助企业解决全面融资的这样一个中介,不仅有贷款,还帮助他们解决股票、债券进入资本市场。
我们已经实行了这个计划两年,为6000多家小企业提供了各种融资的支持,现在已经有150多家这样的小企业已经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成功。近百家企业在国内的创业板上市成功,占同期两板上市企业总数的30%,在国内排名第一。我们把这个目标定位为2万家,我们希望在2万家中能有一批像当年硅谷、微软、雅虎这样一批企业能够成长起来,我们就很满足了,他们能为我们的转型增加活力。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