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规划上加强合作。在规划上泸州以合作专题的形式主动与泛环渝旅游经济带、泛乌蒙山区域各省市州搞好对接,规划建成完善的公共旅游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塑造优美的区域整体旅游文化形象。
促进精品线路有效整合。在旅游产品整合、线路连接等方面与周边省市形成合力,共同策划、整体包装具有同质类型的旅游产品,全面增强旅游的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目前泸州机场作为四川重要支线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昆明、贵阳、西安等航线,今年年底前,川黔、川渝、成自泸赤等一批高速公路将全面建成。到2013年,泸州将初步形成配套完善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在此,泸州将以交通建设为切入点,加快相向交通网络的建设,构建便捷快速的旅游景区连接通道。同时突出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把交通体系作为泛环渝、泛乌蒙山合作的基础工程,加快区域内旅游交通建设步伐,改善旅游交通条件,携手构建以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旅游通道。
坚持开放合作。区域旅游发展本质上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中有合,合中有竞,这是旅游市场永恒的主题。跨区域旅游合作实质上是区域之间地方利益的博弈,是在追求区域利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有条件的旅游市场互动。在区域合作中,泸州积极推进统筹规划协同建设,同时打造互补性强的旅游产业链,在促进区域旅游资源整合、资源共享、客源互送、文化对接、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拓宽思路,创新举措,共同提升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
促进合作领域不断深化。以区域合作为纽带,遵循“市场开放、客源互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合作规则,树立大旅游、大区域、大交通、大品牌、大市场和大合作的意识,协调相关部门支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不断强化旅游发展合作体系,在资源共享、线路整合、人才培训、市场整治、联合促销等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效,共享区域合作成果。
在未来旅游发展规划中,泸州市旅游部门将紧紧围绕把旅游业培养成为泸州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宏伟这一目标,积极调整了旅游发展规划,依托泸州名酒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长江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黔、渝生态旅游金三角,四渡赤水红色旅游,川南历史文化四条精品线路。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来源:四川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