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农业大省,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油茶等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湖南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骄人成绩。尤其难得的是,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和湖南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之下,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却逆势上扬,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2156亿元,同比增长26.7%,比GDP增速高出15.2个百分点,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如何进一步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日前,就这一问题,记者专访了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
“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与农业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农业产业化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加速提质,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必须作为富民强省的重要任务来抓。”一开头梅克保就不言成绩、直入主题,“我们必须扎实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工业化的理念和手段来抓农业,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梅克保从五个方面谈了湖南省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的重点工作。
“首先要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梅克保认为,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湖南将围绕打造万亿农业产业化目标,重点抓好粮食、生猪、果蔬、油料、棉麻、禽蛋等十大优势产业,力争3~5年打造粮食产业、肉类产业、茶叶产业等6~10个千亿支柱产业。
“今后湖南每个县市区都要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抓住2~3个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尽可能形成一村一品、一县几品格局,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同时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种养大户等方式,扩大产业的规模经营。”梅克保说。
“此外,还要打造产业链条。企业只有注重产业链经营,才能增强竞争能力。”梅克保说,“以我省年销售收入达到104亿元的唐人神集团为例,它从一个只生产饲料的企业一举成长为我国生猪产业链经营第一股的上市公司,正是得益于公司不断注重产业链经营,使饲料、种苗、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提高农产品加工的层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完善产加销一条龙体系。”
“第二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梅克保分析说,生产基地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如果没有优质原材料作保障,即使加工能力再强,加工水平再高,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前,农业产业化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脱节,适合加工标准的专用型原料严重不足,出现农产品卖难与企业原料不足并存的局面。
针对这一问题,湖南将紧紧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建设一批与加工企业配套的加工型原料基地,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和种苗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我省传统农业大市常德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颇有成效,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梅克保介绍,“以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常德市形成了粮油、棉麻、水果、蔬菜等十大优势产业带。同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批)专业合作社、一套标准、一套检测体系、一个(批)品牌、一批标准园区’的模式,常德市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并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农企合作模式。目前,常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超过1000家,带动农户42万多户,基本覆盖全市所有农业产业。”
“第三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梅克保说,“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要有规模大、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作支撑。这几年,我省新型工业化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是因为有华菱钢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崛起和带动。如果在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上下足功夫,我们的农产品加工业同样可以做大做强。”
据梅克保介绍,目前湖南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有429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17家、过10亿元企业28家。在此基础上,湖南将按照农产品加工振兴规划,实行扶大、扶优、扶强,尽快培育一批年产值过50亿元、过100亿元的骨干企业,打造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航空母舰”。
“第四要着力抓好加工园区建设。”梅克保指出,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集群发展效应,是农产品加工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山东、河南、吉林等地农业产业化之所以发展快,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大力发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湖南省的情况也是如此,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快的地方,农产品加工园区都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梅克保说,为此湖南各级党委、政府将在具备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地区,选择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或经济开发区,采取整体推进或建设“园中园”的方式,规划建设一批相对独立的农产品加工园区。
“第五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梅克保说,“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创新,有了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才能做大做强。今后湖南将增强龙头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培育湘字号特色名牌产品,同时加快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者整体素质。”
来源:中国农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