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吉林省精子库成立一年 捐精者八成为在校大学生


时间:2012-12-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原标题:吉林省精子库成立一年 捐精者八成为在校大学生

中新网长春12月8日电 (记者 李彦国 贺宝庆) 一年时间里,总计接待了900余位捐精志愿者,其中在校本科、硕士生比重占到80%。8日,刚刚完成成立第一年年终总结的吉林省人类精子库向记者提供了以上数据。

吉林省人类精子库成立于2011年11月,设立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是目前中国15个人类精子库中的第13个。

根据这家精子库的规定,捐精者年龄需在22周岁以上,身高1.65米以上,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无家族遗传病史。

对于捐精者们的精子合格率,吉林省人类精子库负责人刘凌云介绍,逾900位捐精者中,只有25%的人精子质量达到了外供标准。

“这样一个数据与捐精人健康与否是没有关系的。”刘凌云补充说,正常人的精子浓度一毫升1500万只,前向运动精子占32%即可;而卫生部制定的捐精者的标准是每毫升精子浓度6000万只,前向运动精子需占60%。

“从正常的标准看,90%捐精者的精子都是健康的,只是没有达到精子库外供的标准。”刘凌云解释说。

在中国内地,受工作压力大、环境被污染等客观因素影响,患有不孕不育症的人群逐年增加。原中国计生委副主任吴景春此前曾介绍,到2012年初中国育龄夫妇不孕不育的发病比例已达1/8,不孕不育患者超过了5000万。

这样一种情况的出现,让精子库存在的积极意义凸现。然而,2012年的江西、河北、广东等省份精子库却纷纷闹起“精荒”。

“一是捐精人的精子质量无法达到精子库标准,二是人们的观念还不成熟。”刘凌云认为。

在吉林省,除在校的本科和硕士生外,也有不少博士愿意到精子库捐精。刘凌云表示,在校的这些高学历人群对捐精这件事并不持害羞的心理。“尤其到周末的时候,都会有学生很‘自然’地来这里捐精。”

截至目前,吉林省人类精子库已外供150份优质精液用于当地的人工受孕计划。(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