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谭浩俊:家电企业不能只会打“价格战”


时间:2012-1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

一个成熟的市场、成熟的企业,是不会把竞争的手段锁定于价格上的,价格也不会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惟一筹码。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价格战”便开始频繁出现在家电企业之间,一度达到白热化、血腥化的地步,家电行业一度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危险。

  尽管冷静下来以后,大规模的价格搏杀没有再出现,但是,家电行业也步入了“微利时代”。据《证券日报》报道,目前,大家电彩电、冰箱等产品平均毛利率已只有15%-20%,品牌溢价能力较高的企业也只有20%-30%。家电行业整体毛利率为24.95%。大部分家电企业毛利率低于行业整体。

  市场经济下,价格确实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之一。采取一定的降价策略,确实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并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不能一味地降价,甚至是恶性降价。因为,如果降价的幅度超过了企业可承受的幅度,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在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弱化服务功能等方面“弥补”。最终,不仅消费者利益会受到影响,企业的信誉、形象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事实上,一个成熟的市场、成熟的企业,是不会把竞争的手段锁定于价格上的,价格也不会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惟一筹码。凡是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从来不在价格上做文章,也不动辄与其他企业打“价格战”。

  虽然中国的家电企业“价格战”打得轰轰烈烈,但是,那些国际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很少加入到中国企业的“价格战”之中,而是继续自己的经营策略和经营方针。更重要的,它们也没有因为中国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而影响销售、影响市场。

  实际上,中国的家电产品,早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就是因为中国的家电企业,只会打售前“价格战”,而不注重品牌培育、形象塑造和售后服务,结果,使原本可以与国际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竞争的优势完全失去了,甚至沦落为低劣产品的“代名词”。

  据悉,目前中国家电产品的市场返修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这应当不是技术方面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家电企业为了应对“价格战”带来的毛利率过低,而成本上升因素过多,不得不降低产品的质量标准,降低服务水平。或者说,这些年来,中国的一些家电企业,并没有在生产工艺、生产技术方面有提高、有创新,而是大大退步了。

  中国的家电企业,不能只会打“价格战”。“价格战”只会让中国的家电企业创新能力越来越低、服务水平越来越低、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这一点,必须引起中国家电企业的重视和警觉。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