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应对“卖难”山西不靠“救火”式营销


时间:2012-12-06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点击:

 10月28日,山西省农业厅将山西特色农产品(太原)展示直销中心的牌子挂在了龙头企业晋农集团的旗舰店。此前,在北京农业展览馆5号馆、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云南昆明布局的展示直销中心已先期投入运营。

    由此,山西特色农产品面向全国营销的格局形成,成为山西解决本省特色农产品卖难的“利器”。

    卖难之痛:农业营销体系长期外挂

    入秋以后,全国农产品丰收之后出现谷贱伤农的事件,此起彼伏:从大白菜到柑橘,甚至于小麦等大宗作物。各级部门和各类媒体从不同角度为农民鼓与呼,但是救火式营销难以解决长期积累下的卖难之痛。

    传统观点认为,千家万户的农民难以对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了这一症结。

    其实不尽然,而是农业产业发展先天不足导致的,从短缺时代实施的统购统销开始,农业更像个生产单位,农业产业的主管部门主要精力放在春播夏管秋收,颗粒归仓之后的事情成为农业部门以外的事情,农业不像一个产业,营销体系长期外挂。

    当年,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长期处于绝对短缺,形成了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来保障城市供给。

    取消农业税之后,农业迎来了黄金十年,农业技术的广泛运用和规模化的大发展,让中国的农产品基本告别短缺时代。但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经营主体的农民,没能及时认清农业产业大发展之后农产品所面临的形势。

    区别于工业化发展,受农业开放迟、市场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呈现出蜂群状态,有规模但缺少顶层设计。

    改革开放之初,自产自销中脱颖而出的农民经纪人和适应当时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无法承载农业黄金十年大发展的流通需要。甚至,一些流通经纪人和市场已经成为垄断农产品销售的既得利益者,出现了人为把持农产品的收购和上市,阻碍农产品大流通等现象。

    如何对农业产业顶层进行设计,让农业丰收带动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亟需破解的课题。

    山西破题:大流通引擎大产业

    2011年起,山西省提出五年内实现农民收入翻番,大形势小背景下,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提出,发展特色农业虽然不是农民增收的唯一途径,但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现实的途径。如何通过农业丰收实现农民增收?郭迎光给出了10个字:工业化理念,产业化运作。

    4月13日,山西省农产品加工暨特色农产品发展政企银合作洽谈会上,郭迎光谈到山西农业面临的形势时,第一个话题是紧紧围绕京津大市场做大做强杂粮畜牧等特色产业。

    随后,山西建立了《特色农产品产业支撑项目库》,提出依托产业翻番实现农民增收翻番。该库由农业厅牵头,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林业厅、扶贫办等部门共同建设和管理,涉农部门协同,构建大三农格局,以大项目为支撑,统筹特色农业产业。

    山西在农业产业支撑项目建设中,首次将农产品物流项目纳入项目库,享受同农业生产项目一样的贴息待遇。

    这意味着山西农业产业化操作思路和运作方式出现变化:农业不再只是生产单位,而是以项目为切入点,进行产业化运作。

    由此,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上山西省农业部门的日程,捉襟见肘的是,承载农产品流通的部门名优中心,只是农业厅一个下属的事业单位,难以承载流通体系建设的行政职能。

    为此,一年来针对京津、长三角、珠三角、西南、东盟等市场,山西省依托农产品流通企业在全国布局销售网络,实施了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其基本模式是流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

    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左义河说,这样做的好处是,流通和生产的互动,可以让产销两旺,还可以解决产销信息对称,反过来指导生产。

    左义河认为,企业主体是农产品销售市场化、可持续的保障,龙头企业本身就承担着带动农户的社会责任,不会削弱流通体系的公益性。

    晋农样本:龙头企业引领农民增收

    沿着这一思路,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始进入山西农业部门的视野,山西晋农集团即是其中一个。

    成立于2005年的山西晋农土特产有限公司,不收入场费,及时兑付货款,与山西省300多家农产品生产厂商和合作社合作,整合旅游购物资源,面向国内外来晋游客,经营2000余种山西土特产品,为山西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搭建了足不出户可对接全国市场的平台。

    2011年,晋农公司共接待中外游客80余万人,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受经济下行影响,今年预计销售收入仍将与去年持平。晋农成为山西汾酒、山西陈醋、雁门肥羊、吕梁红枣、太行小米、汾州核桃、晋南苹果等名优特产走出山西、走向世界的平台。

    依托这一平台,山西许多农业企业实现了全方位对接市场。山西的沁州黄小米、宁化府醋、天骄红枣业、雁门清高等都曾经借助晋农的渠道实现了走向全国的市场营销。

    此外,晋农的电子化购物平台,让山西土特产实现了365天24小时便捷营销,满足了全国消费者“足不出户购买山西特产”的需求。

    喜蓉太谷饼的老总说:“太谷饼作为地方特产,销售基本局限在省内,我的年龄也大了,能糊口就满足了,根本没有建立电子商务和到广东开拓市场的打算。但是,通过晋农的营销,广东的经销商主动找到我要求代理经销,激发了我二度创业的激情,我们企业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今年,“晋农之窗农业文化主题博览园”项目立项,据总经理霍振杰介绍,园区将采取天天农博会方式,满足国内外游客对山西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将开拓本土市场,让更多的农产品进城以满足本土市民的需求。

    霍振杰说,山西特色农产品(太原)展示直销中心的牌子坚定了晋农和山西农民一起闯市场、一起增收的信心。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参观晋农集团后指出,黄金十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取得了大发展,的确需要晋农这样的龙头企业带领对接市场,进而解决农产品销售的症结。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