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青山绿水 赣州毫不等闲
——赣州市大力实施发展生态化战略综述(上篇)
传章 庭燕 玉林 傅亮 记者张惠婷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赣州宛若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赣江、东江的源头。
肩负着维护两江清水和香港等地饮用水安全的重大责任,同时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赣州牢固树立“生态为重”理念,大力实施发展生态化战略,精心编织一件件环保“衣裳”,持续呵护绿水青山,天蓝云白、土沃林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赣州”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以生态保护为突破口
让蓝天白云寻常见
在东江源头安远县三百山,300多平方公里的景区林木茂密,碧水潺潺。为了让东江下游的粤港居民喝上干净水、卫生水,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环境综合整治,不惜拒绝270多个对生态有污染的投资项目,对源区全面实施天然林禁伐措施。而在章江源头上犹县上犹江,沿线1.5公里范围内禁止审批建设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项目,当地政府规定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为该县禁渔期,养护好江域水生生物资源。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在赣州处处都有生动的体现。赣州制定了《章江源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启动源头区域生态林建设,加紧实施水环境整治工程、矿区植被恢复工程等10余项生态工程,组织开展“共护母亲河”等环保行动,全方位推进生态赣州建设。如今,赣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6.2%,是中国18大重点林区和全国十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蓝天白云多了,赣州越来越养眼”,许多市民发出这样的感慨。
走进南康市隆木乡小东村,映入眼帘的是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林海。这里曾是无人问津的荒山,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林改政策,当地村民积极响应号召,开荒种杉树,为荒山披上绿色外衣。“如今,我承包的10亩山林,活杉木产值达24万元。有老板要出50万元买青山,我都不舍得卖,青山才是我们的金山。”村民明锦生说。
赣州是“世界钨都”“稀土王国”,赣州如今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之道,行生态修复之举,强力推进稀土矿山治理和生态开发,实现矿区的绿色转型。去年,全市完成废弃稀土矿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915亩,废弃矿山复绿2万亩。在寻乌县文峰乡石排稀土矿废弃区,原本无人问津的荒地通过种植果树、开挖鱼塘、开办养殖等形式,成了赏心悦目的“绿色银行”。果农黄义凤承包了一块荒地,种植了脐橙、芙蓉梨和柚子等果树,如今她的果树已经全部挂果,每年果业收入在8万元以上。
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
让灵山秀水流金淌银
赣州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19个,自然保护区31个。秀美的山水,优越的生态,引来无数游客寻幽探胜。
青山绿水促进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呵护青山绿水。赣州整合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因地制宜地做大做强具有生态、健康、休闲、养生、文化体验等多重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
龙南县城中央有一座叫观彩岭的小山,是该县城区内唯一的青山。几年前,一位香港客商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想出高价买下建别墅休闲区,但该县坚持不堆山、不砍树、保留原貌,并将其开发建设成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园。此外,该县还把县城附近600多亩的竹林规划为竹林公园。
近年来,赣州积极开发建设了一批山水生态旅游项目,形成了龙南九连山、会昌汉仙岩、崇义阳岭、安远三百山、宁都翠微峰等众多山水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了以“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和“赣州生态旅游文化节”为品牌的旅游节庆会展推介体系,各种形式、各类主题的生态旅游节庆活动成为吸引海内外游客了解赣州的重要渠道。
目前,赣州正着力抓好“四区三线六重点”建设。“四区”即以章贡区为中心,以城郊、休闲度假、避暑娱乐为主要特征,以峰山省级森林公园、通天岩风景区为主体的城郊休闲生态旅游区;以大余、崇义、上犹县为中心,以小火车、原始林涛竹海、温泉瀑布、平湖秀色为主要特征,结合赣南民俗风情,以陡水湖、梅关、阳岭和五指峰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西部山区生态旅游区;以安远、龙南为中心,以探源考察、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绿色果蔬为主要特征,以三百山国家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南部探源生态旅游区;以瑞金、宁都为中心,以丹霞地貌、宗教文化、革命圣地为主要特征,结合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以翠微峰国家公园和罗田岩、会昌汉仙岩、赣江源头为主体的东部观光生态旅游区。“三线”,即西部山区生态旅游线路、南部探源生态旅游线路和东部观光生态旅游线路。“六重点”,即重点建设发展6处生态旅游示范公园。
生机勃勃的生态旅游产业,带动了农家乐、酒店住宿、观光农业、生态农庄等旅游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群众“借景生财”实现致富梦想。在赣州农村,“观农景、品特色、农家乐、风情游”的生态农业旅游日益盛行。瑞金市洁源村洁源农业观光园每天都非常热闹,通过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五色圣女果、迷你小西瓜等11种特色果蔬新鲜诱人,吸引了一拨又一拨游客前来采摘、品尝。观光园技术员刘小荣告诉记者,这是村民们联户经营的一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通过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水果采摘园和蔬菜基地,可带动周边300户以上农户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来源:赣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