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巢湖城郊鱼米之乡(资料图片)
据合肥日报报道,秉持“生态为本,效益为先”发展使命,合肥市将全面加快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成全国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农民收入快速提升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未来,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内,将会出现“稻海麦浪、碧波鱼跃、水清岸绿、蔬果飘香”的江淮鱼米之乡胜景。
首批163个生态农业项目开建
3月20日,环巢湖综合治理生态农业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包河区烟墩街道举行。
首批集中开工项目总数163个,计划总投资42.83亿元,总面积44.69万亩。截至目前,这批项目已完工92个,占56.44%;已完成投资23.46亿元,占投资计划的54.77%。
在第一批项目完成过半的同时,利用秋冬农业结构调整的有利契机,合肥市还启动建设了第二批生态农业项目。据悉,第二批项目总数71个,计划总投资13.77亿元,总面积9.46万亩,目前项目正在加速建设。
随着一大批项目的建设、完工,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批项目的建设,对加快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内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态修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据悉,两批项目累计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91万亩,莲藕、茭白等水生蔬菜面积2.30万亩,植树造林面积1.8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农药统防统治、秸秆综合利用等广泛应用,有效提高了化肥、农药使用效率,降低了氮、磷污染负荷。
构建“一带三区五大板块”格局
为加快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合肥市围绕“保护湖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大目标,组织编制了《合肥市环巢湖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十二五”规划》,努力建设形成“一带三区五大板块”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其中,“一带”为环巢湖旅游大道多功能休闲农业产业带,“三区”指湖体核心的滨湖控制区、环巢湖沿岸的高效集约发展区、环巢湖流域的店埠河等七大流域区,“五大板块”指北岸生态景观性农业板块、南岸特色精品型农业板块、东岸生态修复型农业板块、西岸滨湖都市型农业板块、环湖沿河圩区生态型农业板块。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一带三区五大板块”为支撑,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将构建以“高效低碳、绿色生态、生物科技、文化休闲”为主要标志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稻海麦浪、碧波鱼跃、水清岸绿、蔬果飘香”的江淮鱼米之乡农业特色将在环巢湖农业上得以充分展现。
创新建设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必须创新选择与传统农业不同的发展模式,使农业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文化旅游的功能,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构建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据悉,在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将坚决退出传统农业,大力发展蔬菜瓜果、苗木经果、现代渔业、优质稻米和休闲农业,对畜禽养殖进行严格的区域控制、合理规划,对化肥、农药使用科学控制,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扶持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和农业园区。尤其是要突出农业文化旅游功能,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休闲观光农业知名品牌,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
在发展方式上,环巢湖现代生态农业鼓励工商资本投资经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参与,通过建设一批起点高、功能全、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业园区,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以加强农业自主创新,培植战略性新型产业,着力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新体系。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