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筑起维权护民的长城


时间:2012-12-05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点击:
近年来,湖南省邵阳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用文化筑起维权护民的长城,以劳动保障监察文化引领执法行为,为广大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今年来,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检查用人单位2207家,涉及劳动者14.2万人,立案256起,行政处罚14起,成功处置农民工群访案件29起,补发农民工工资882万元。该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先后获得 “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称号。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在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中,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

  阳光执法 服务为先

  推行阳光执法,变 “劳动者找上门”为 “执法者进企业”。为方便广大劳动者咨询投诉,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执法机构职责、执法程序、执法依据、举报电话,全面实施劳动保障政务公开。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实现监管范围从城镇向统筹城乡转变,监察模式从被动防御型 (劳动者找上门)向主动预防型 (执法者进企业)转变。

  推行分类管理,建立企业数据库,变 “执法者说了算”为 “诚信档案说了算”。他们积极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政府之间建立良性互动的和谐关系,鼓励、引导和帮助企业家依法诚信经营,善待企业员工,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一种特色文化。针对企业的守法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对记录优良的用人单位,积极申报“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而对记录差的企业和行业,如恶意欠薪的,则实施重点监控甚至零距离监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00多家用人单位的信息被纳入数据库。

  坚持执法与服务同行,变 “单纯执法”为 “管理与服务并重”。他们改变以往坐等用工单位上门的被动工作方式,推行主动上门到用工单位进行年检工作方式。他们按照用工单位性质,分系统开展年检工作,为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广大用工单位的赞誉支持。

  提升 “四力” 保障民生

  提升宣传教育中的文化吸引力。他们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开展有声势、有影响、有深度的普法政策宣传工作,做到 “报纸有文字、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街头有标语”。他们定期编印劳动保障监察动态,免费发放到各企事业单位;结合年初市人社局组织开展的 “四进四送”活动,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送人才,大张旗鼓地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同时,深入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工地、企业等,现场向农民工宣讲法律法规,为营造良好的劳动保障法制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提升检查督促中的文化感染力。在检查督促工作中,他们始终坚持“主体事项提示、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见、管理责任建议”的工作方式,通过不厌其烦地说法讲理,促使一些用工单位主动纠错,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提升受理投诉中的文化鉴别力。创新工作思路,由 “一突出”向“两并重”转变,即由突出维护劳动者权益,向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并重、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和长远利益并重转变。通过建立完善用人单位和职工、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协商对话机制,寻找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平衡点,坚持执法在指导之中、执法在帮扶之中、执法在宣传之中、执法在服务之中。

  提升严格执法中的文化执行力。2012年1月8日,尹德祥等18名农民工到邵阳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投诉,称邵阳某置业有限公司拖欠工资20余万元,双方因拖欠工资一事发生斗殴事件。支队接到报案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支队领导带领监察员亲赴事发现场,在摸清事发原因以及所欠金额后,努力寻找劳资双方平衡点,耐心细致做通双方思想工作,公司最终如数支付了拖欠的工资。当讨薪农民工高兴地拿到工钱找他们的 “恩人”时,支队工作人员已经悄然离开。

  夯实基础 提高素质

  提高监察执法服务能力,大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2011年10月,他们制定下发 《关于开展邵阳市劳动保障监察标准化建设考评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实体化建设进行了统一规范。目前,全市12个县市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全部为副科级参公单位,并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配齐了必备的办公设备。

  提高监察执法监督水平,不断强化素质文化建设。他们以创建 “学习型机关”为载体,着力创建一支问不倒、难不倒、告不倒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队伍。重点开展好 “四个一”活动,即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记好一本笔记、完成一篇调研报告、每个科室结合自身业务为机关干部讲一次业务课,促使广大干部在学习培训中提升自身能力、在工作中创新求变,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增强监察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他们注重人文关怀,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为增强监察员的抗压能力,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今年又专设 “委屈奖”,以奖励那些因工作而 “被误解”、 “被冤枉”、 “被责难”的工作人员。目前,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已有9人次领取了该奖项。

  “四声四心” 公信为本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他们主动将劳动保障监察主要职责、监察内容、执法人员行为规范等13项内容向企业和劳动者公开,要求工作人员严格落实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并对服务用语作出严格规定。他们力推 “四声四心”工作法,即进门有迎声、询问有答声、出门有送声、解决问题有回声,接待来访要热心、听取情况要细心、解答问题要耐心、处理问题要公心,有效杜绝了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的发生。

  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分片包干负责制。他们要求辖区内劳动保障监察分片管理示意图上墙,监察员按照要求分工,对各自管片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到 “五清楚”,即对劳动用工情况要清楚、单位性质要清楚、单位具体位置要清楚、法人代表要清楚、联系方式要清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台账记录,将各用工单位基本情况、基础数据录入计算机,实行动态分类管理。

  建立健全不作为、乱作为责任追究制。他们严格落实立案、调查、处理三分离机制,对重大案件实行集体讨论制度,从制度上杜绝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有效防止了处理案件的随意性。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落实《湖南省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办法》等规定,对企业人性执法,努力寻找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点,尽量确保企业和劳动者互利共赢。近10年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队伍没有一人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政党纪处分,已成为一支政府放心、企业欢迎、群众信赖、社会赞誉的优秀队伍。

  注重实效 筑起长城

  近年来,他们坚持以执法服务促发展、维护权益保稳定、夯实基础谋长远为统领,大力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行为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定期书面审查、日常巡查、专项执法、应急维稳,全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定期书面审查广覆盖。为摸清全市企业用工基础数据,他们把所有机关事业单位都纳入劳动保障监察定期书面审查的范围。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参加定期书面审查的用人单位达到32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5%。

  日常巡查重实效。他们依托现有劳动保障管理体系,加大了日常巡查力度,建立欠薪预警预控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实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前介入,有效预防企业因裁员、欠薪、欠缴社保费等引发的群体性劳动纠纷事件,及时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来,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检查用人单位2207家,涉及劳动者14.2万人,成功处置农民工群访案件29起,补发农民工工资882万元。

  专项整治出重拳。他们积极开展支付农民工工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今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中,共检查用人单位1199户,涉及劳动者4.9万人,其中农民工3.04万人;责令79户用人单位补发劳动者工资665万元,其中农民工工资493万元。今年,他们共查处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组织或者个人69户,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12户,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活动14起。

  维权处置动作快。他们的举报受理科24小时安排人员值班,对重大群体性事件,快速反应、快速受理、快速处置,市区内力求15分钟内到达现场。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先后处理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90多起,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广大劳动者的一致好评。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