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城区挖路总量比2010年锐减一半


时间:2012-12-05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执法人员检查围蔽设施。资料图片
执法人员检查围蔽设施。资料图片

  当今年广州公布中心六区279项计划挖掘项目时,很多市民都担心会造成拥堵。昨日记者了解到,实际上,截至11月只有35项获批正式实施,仅为计划开挖总量的一成左右,未现开挖“井喷”现象。市交通部门推出的计划统筹、联合会审、信息公开、仿真试验、视频监控等措施收到成效,2012年开挖项目相比2010年减少53%,广州道路挖掘管理从“无序”变“有序”。

  实际开挖量仅占计划约一成

  供水、供电、燃气、通讯、地铁……城市道路作为各类地下管线的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然因为地下管线的扩容、维修等需要,面临占道施工。

  占道挖掘原本多是维系和改善市民生活的民生工程,但曾几何时,每到年底,道路开膛破肚、遍地开花、集中开挖现象却让市民十分“闹心”。

  为减少开挖道路扰民,提高道路保畅通水平,2010年广州市大部制改革,将城市道路车行道占道施工管理职责整体划归市交通部门。

  昨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交通部门通过创新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对占道施工挖掘项目实行计划、许可、实施精细化管理,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有效破解了“拉链路”、“乱开挖”现象,在服务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和探索道路挖掘科学管理实践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月,广州市出台了《广州市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许可管理试行办法》,道路开挖管理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

  7月,广州公布了中心六区计划挖掘项目279项(纳入计划占申请总量不足20%),对拟开工项目实施计划管理……

  截至今年11月,只有35项获批正式实施,仅占今年279个计划开挖总量的一成,年底未出现开挖“井喷”现象。

  今年占道施工474项

  据悉,市交委创新道路挖掘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出台了《广州市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许可管理试行办法》,牵头编制了2012年中心城区城市道路年度挖掘计划,实行了重点地区主要路段大型占道施工项目实施视频监控和交通仿真预评估,并通过构建城市道路路政管理平台,组建专业巡查督导队伍,以制度化、网格化、信息化手段,加强和规范城市道路路政管理。

  为了增进道路开挖项目管理的计划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市交通部门创新性地实施了全年拟开挖项目计划管理措施,并对纳入计划的项目进一步严格审批,通过“两轮”筛选把关,有效控制了年度占道挖掘总量。截至今年11月下旬,全市中心城区经过审批许可占道施工项目474项(含重点保障的民生项目及应急抢险项目),较亚运前每年超过1000多宗的批准开挖量下降了53%。

  这意味着,市交通部门推出的计划统筹、联合会审、信息公开、仿真试验、视频监控、信息预告、联合执法、诚信监督、投诉举报等措施收到显著成效,广州道路挖掘管理从“无序”变“有序”。

  昨日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做好城市道路路政巡查执法、养护巡查督导及交通设施维护监管工作,同时继续开展开门问政活动,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完善管理和服务,让道路挖掘施工成为“放心”工程、“民生”工程。

  打好组合拳 无序变有序

  深读

  如何遏制“拉链路”、“乱开挖”?如何科学统筹,提高道路保畅通水平?市交通部门打出八招组合拳。

  1 出台办法依法管理 成效:挖路管理有法可依

  市交委加快推进出台了《广州市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许可管理试行办法》(简称《办法》),实现对占道施工全过程监管。并以实施《办法》为契机,严格落实“计划统筹、联合会审、信息报送、信息预告、仿真试验、视频监控、联合执法、诚信监督、竣工验收、文明施工”等10项管理制度。

  2 计划管理让开挖有序 成效:“拉链路”乱象得到根治

  “三控制”统筹年度挖掘计划市交通部门从今年申报开挖的40家单位1426个城市道路开挖项目中,以道路交通容量为限制,分析考虑项目的工期、分布和重要性,按照“时间控制、总量控制、区域控制”的原则,将申报项目核减到279个,纳入2012年度挖掘计划,并明确未纳入计划的项目(重点项目及抢险项目除外)一律不开挖。

  “四要求”严堵随意审批开工按照“规划立项、资金到位、措施妥当、文明施工”的要求,城市道路管理部门按照市、区事权分工,严格审查各占道施工项目的申报材料、施工工期、占道面积、文明施工监督措施等,从源头上杜绝随意开工。全年279个计划项目最终获得审批施工35宗,占年度计划的12.5%,最大限度减少了占道施工对交通和市民出行的影响。

  3 开门问政接受社会监督 成效:违规挖掘得到治理

  市交委主动开展开门问政活动,多次在媒体上公布市区两级城市道路管理部门的名称、地址和监督电话,欢迎全社会监督。对违反规定的建设单位进行通报,并在销案前,不予批准其新的申请;还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按规定做好项目的公示,在施工现场显眼位置应当悬挂占用、挖掘许可证,设置施工标牌,并将占道挖掘的项目的建设单位、工程名称、工程性质、占道时间、占道规模、负责人及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4 “仿真”技术示范推广 成效:缓解占道交通拥堵

  市交通部门将交通仿真技术应用于道路挖掘项目的管理,对辖区内交通影响范围大、占道施工时间长、影响重大的施工项目在施工前评估试验。提前预判施工疏解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降低实施风险,并根据仿真结果优化交通组织管理。今年以来,已开展了12个占道施工项目交通预评估仿真试验,从交通组织、信号控制、公共交通和停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70多项措施建议,有效降低了占道施工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5 “视频”监控现场施工 成效:“围而不建”得到监管

  为解决部分工程“围而不建”的问题,对于施工面积大、时间长、对交通造成较大影响的重点项目,市交通部门采取视频监控技术手段,对现场施工情况实施定时巡检、台账记录,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监管能力。

  6 加强现场巡查和整改 成效:道路挖掘监管常态化

  市交通部门整合力量组建了专业巡查督导队伍,建立了路政稽查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系统工程、板块分工、部门落实、责任到人”的原则,对全市城市道路实施网格化、信息化的巡查督导,开展道路路政巡查执法、养护巡查督导以及交通设施维护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已建立起长效管理机制。

  7 “错峰错位”安排作业 成效:文明施工不“扰民”

  按照“时间上错峰、空间上错位”的要求,城市道路管理部门通过分路段、分区域、分时间安排施工,合理调整同一道路多处开挖和同一区域内多条道路同时开挖现象,避免造成局部地区交通拥堵和大范围扬尘。此外,严格依法审批年度挖掘计划外的开挖项目,严防虚报省、市重点建设工程或应急抢险项目。对于影响车行道交通顺畅的各类建设、维修、养护、管理和保洁等流动作业,协调有关部门不安排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进行,减少人为造成的交通拥堵。

  8 建立每日评估机制 成效:有效跟踪、督办

  市交委对年度挖掘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每日评估,及时掌握各区占道施工项目的受理、审批和施工情况,对全市占道施工情况实施有效监管。巡查人员通过路政稽查信息管理系统,检查路政管理和道路养护存在的问题,通过手持PDA移动终端实时上传系统平台,并告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通过跟踪、督办,对全市城市道路路政巡查执法、养护巡查督导以及交通设施维护监管工作进行每日评估,破解道路占用挖掘监管难题。


来源:南方日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