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请不要再为“辍学维权”鼓掌


时间:2012-12-04  来源:太原晚报 点击:

 15岁的非沪籍女生占海特因不肯妥协返乡读书而辍学在家,自学高中课程。她在微博上高调争取异地高考权利,称享受公平教育是作为公民的权利,而推动教育公平则是她作为公民的义务,实现异地高考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京华时报》12月3日)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为“异地高考权”而辍学在家专职维权,不管这堂吉诃德式的角色扮演得多么“勇猛传神”,作为一个心智正常的成年人,将心比心,该为之鼓掌并支持吗?当然,占海特有维权的自由,但维权是要考量成本的,以自戕的方式“捍卫公众权利”,抛开程序正义不说,这架势谁人承受得起?更重要的是:对未成年人来说,受教育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以辍学的方式推动异地高考的公共议题,诘责不说、起码的反省都不需要吗?

    客观而言,倾向户籍人口的高考政策,确实制造了诸多不公与失衡。目前我国有2.45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超过2000万,异地高考,作为事关社会公平的政策,势在必行。也因此,今年8月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于2012年年底出台相应的方案。

    眼下的情况是,全面放开的梦想显然是落空了。《人民日报》载文说,教育改革必须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既要考虑改革的力度,又要考虑群众的可接受度。直白地说,就是异地高考既要推行,又不能速成。这话听起来不讨喜,但不妨看看事实——最新统计显示,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约有50万人,创历史新高;广东省有339万外来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读书,近5年平均每年都以25万人的速度递增。如果在教育资源没有增量的前提下,一味放开,户籍考生权益就无法保障,真正的公平,不是伤害谁、成全谁,而是平衡双方权益,不徇私、不偏倚。

    这年代,没有人规定读书就是“正途”,也没有人觉得辍学就一定不好。但对于一项已在推进的公共议题,辍学的代价,既不能算振聋发聩、更不能换得直接改观,不过增大“声音”的分贝而已,如果我们盲目地哄吵,这和起哄有什么两样?公共舆论或媒体资源,请不要再为“辍学维权”鼓掌了。


来源:太原晚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