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道路交通伤害


时间:2012-12-03  来源:现代快报 点击:
12月1日,广东边防七支队官兵在深圳市繁华路段举着标语,倡导市民文明过马路 新华社发(廖键 摄)
  12月1日,广东边防七支队官兵在深圳市繁华路段举着标语,倡导市民文明过马路 新华社发(廖键 摄)
 
 

  已成“头号杀手”

  每年21万起车祸,6万余人死亡

  交通违法、路权失衡、管理滞后是三大推手

  每年21万起道路交通事故,6万余人死亡……中国疾控中心伤害防控室的监测数据显示,在各类伤害死因中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一位伤害死因。

  昨天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如何构筑安全的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课题。

  细节致命

  行人乱穿马路 司机随意变道

  在北京最繁忙的交通路口之一北京西单与长安街路口,穿越马路必须要走地下通道。可无论是早晚高峰还是其他时间,总会看到有人横穿车流过马路,不时引来刺耳的急刹车声和鸣笛声。

  “见缝插针、乱穿马路”的行人、“随意变道、鲜有礼让”的司机,这是当前国内很多城市交通现状的真实写照。

  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显示,近年来,80%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因违法导致,其中超两成的违法行为是闯红灯、不按车道通行、违反禁令标志等“小节”。1至10月份,全国因闯红灯肇事造成死亡798人;因违反道路标志线肇事造成死亡26154人;因机动车未礼让行人肇事造成429人死亡;因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肇事造成161人死亡。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灯”、86人死于“越线”、1.4人死于“不让”、0.5人死于“强占”。

  【分析】

  对交通规则群体性漠视

  “我国从自行车王国向汽车王国骤然转变,但汽车观念和文化却没有建立。”长期研究交通安全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刘攀教授认为,细节致命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安全意识的人们对交通规则的群体性漠视,这让中国人看起来更像在“骑着汽车”。

  事实上,有关法律并非缺少对细节的规定,但在执行上却遇到尴尬。长沙市雨花区交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杨志辉给记者举例,比如机动车闯红灯按规定驾驶者要被扣分罚款,但实际上并非所有路口都有电子警察抓拍;行人闯红灯等虽然按法律规定可以处50元以下罚款,但在实际中难以执行。“不承认、没钱、编造身份的都有,我们只能批评教育。”

  清华大学法学院余凌云教授指出,交通安全的魔鬼都在细节中,继续漠视只会让人人都成为“马路杀手”。

  路权失衡

  人车争道 规划不合理

  每天上下班高峰,南京城区的太平北路总是格外拥堵。由于沿线正在修地铁,占用了很多道路资源,部分路段非机动车道不到一米宽。南京市民乔醇骑车上班经过此地往往“不得已”窜上机动车道,时有险情发生。“走这样的道,不是逼着人去违法吗,还谈什么交通安全!”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调查显示,在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原因的多重选择中,59%的人认为是“人车争行”,41.8%的人认为是“道路规划不合理”,31.4%的人认为是“城市功能区规划不合理。”

  【分析】

  行人和非机动车处弱势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城市缺乏科学规划,道路建设滞后,公交分担率低,道路、停车供需矛盾突出。一些地方注重短期建设,忽视长期影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造成一些道路交通拥堵“瓶颈”和安全隐患路段。

  “城市规划设计不合理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余凌云说,很多城市功能区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社区居民出行便利。比如,北京市天通苑、回龙观等地居民,上班路途远,开车只能走一两条道路进入中心城区,早晚高峰时难免堵车。

  同时,一些环线、立交桥进出口设计不合理,标识不明确等问题也饱受诟病,被认为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隐形杀手”。位于北京西二环的天宁寺桥是很多司机的“噩梦”,来自长安街、西客站、京开高速、三环路等车流汇聚于此,桥上几乎“终年拥堵”。

  道路规划只有更科学,才能更安全。刘攀表示,目前我国道路资源日益稀缺,行人与车争抢路权的矛盾加剧,如何平衡,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从各地实践来看,交通管理者往往更多考虑机动车的路权,行人和非机动车经常处于弱势。

  不安全的路在农村更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10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通车里程354万公里,占86%。由于道路标准低、安全设施不全等原因,2003年以来,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超过半数发生在农村公路。

  管理滞后

  道路难走 经常堵车

  近年来合肥一系列“畅通工程”上马,可市民夏先生却感觉路仍然难走。“每天上班我都得在一个路口堵上半小时以上,因为四条车道的马路只设了一条左拐弯道。”

  【分析】

  城市规划得有长远眼光

  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会庆教授指出,虽然近年来各地交管部门应对交通安全投入很大,招数层出不穷,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关键在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手段。

  比如目前对驾驶人管理应该区分普通驾驶人、职业驾驶人等实行分类重点管控。解决车路矛盾,在拓宽道路架设立体交通的同时,更应注重现有道路资源的盘活,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的密度是否合理,信号灯长度是否超过交通流量要求,立交桥和环路上下出口距离是否合适等,只有打通城市道路的“微循环”,才能真正保障交通安全顺畅。

  多位专家和管理人士指出,解决交通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有搞清楚城市发展方向,规划才能有长远眼光,交通安全政策才能保持稳定。据新华社

  落点

  遵守交通信号

  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

  遵守交通信号

  快报讯 (通讯员 苏交轩 记者 朱俊俊)12月2日,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副部长黄明2日在京参加“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时表示,将通过提高路口见警率、组织志愿者文明劝导等方式,加大对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安全教育,引导大家遵守交通规则、纠正交通陋习、消除安全隐患。

  2日上午,江苏省公安厅、文明办、教育厅、司法厅、交通运输厅、安监局、江苏保监局和南京市相关部门在南京大行宫广场,联合举办江苏省暨南京市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当天,全省各地同步举行了启动仪式和广场活动。

  今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为什么要把“遵守交通信号”这样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全国首个交通安全日的主题呢?江苏省公安厅交巡警总队有关负责人向现代快报记者解释,遵守交通信号,看似简单,其实要求很高。目前,在我们的交通出行中,不遵守交通信号的违法行为占大部分比例,在路口交通事故中,闯信号更是导致交通事故伤亡的主要原因。

  根据省公安厅、省文明办等六部门《江苏省2012年“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方案》安排,全省各地组织开展文明交通校园行、“随手拍文明交通行为”微博互动、交通安全大宣讲、公益广告大联播等一系列集中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交通安全的浓厚氛围。

  调查

  “别人都闯我站着

  感觉挺傻的”

  12月2日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新华社记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的繁忙路段对行人交通状况进行实地目击发现,行人闯红灯现象很常见。

  “车走着肯定是不能过,没车时候就可以过了,就算是红灯但也没影响交通啊!”在采访中,大部分行人对于闯红灯行为做这样的解释。还有一些行人表示会随大流,看着别人过自己也就过去了,一位市民的话很有代表性:“如果大家都顶红灯走了就剩我一个人还站着,那感觉挺傻的,尤其是在路上没有车的时候感觉就更另类了,后来也就不管了,别人走也跟着走了。”

  专家表示,造成目前“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对于交通文明的宣传和教育还不到位。二是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还有提高的空间。三是对于违章行为的管理和查处力度不够。


来源:现代快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