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山东省寿光市牛头镇牛头村村民张英胜在村公路边开了一家名为“亲近自然”的小型酒店。在他的经营下,这个原本被污染物包围的地方变成了提供垂钓、采摘的生态乐园,生意很不错。
几年前在牛头村开这样一间酒家,对张英胜来说还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那时市里的不少造纸企业都将污水排放到周边的沟渠里,空气中可闻到污水散发出的难闻气味,棉花等农作物也因此减产减收。”
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飞跃式的发展,农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一些地方,基础设施和社会管理滞后,陈规陋习仍在蔓延,人居环境脏乱差。一些村民形象地说农村环境“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已成为中国当前的一项重要议题。为此,中国各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村庄整治工作,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
作为东部农业大省,山东省近日启动了一项名为“乡村文明行动”的方案,要求各地将村容村貌建设、村风村俗建设等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主要任务,建设村居整洁美观的新家园,营造安全稳定的新秩序,形成多样便民共享的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新体系等。
传统老工业省份黑龙江省也实施了以提升文明素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目标的“千村万户”洁净工程,在农村地区普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善农村家庭、庭院、村屯环境脏、乱、差的状况。
一些地方甚至已将提高农村文明水平与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把行动目标和进度列为党政负责人的考核内容。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党委书记吴加庆说:“我们将乡村文明行动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年终镇、村党政主要负责人工作实绩的考核内容。”
“农村的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污水正从地表上消失,空气也越来越清新。今后农民也会过上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整洁有序的生活,农村也将成为城市的后花园。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