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季在指导员的建议下,我对池塘进行了清淤,在养殖过程中,发现不仅池塘水质变好,鱼病少发了,连用药成本也降低了。去年我亩增产100多斤,亩效益增收300多元。”这是江苏泰州姜堰市沈高镇双星村的水产养殖示范户蒋荷兰一边修整池塘护坡一边和其他水产养殖户交流池塘改造带来的好处。
通过调查,目前沈高镇有不少水产养殖户的近2000亩池塘养殖时间比较长,最长的年限将近30年,由于池塘改造费用大且麻烦,多数池塘已老化,池埂塌陷严重,池底淤泥较厚,有的塘口甚至年久失修,成了报废塘。近年来渔业科技入户深入推进,以及池塘改造后养殖效益明显提高的例子在前,姜堰市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亲临沈高镇双星村养殖户的塘口指导示范户做好冬春池塘改造工作,养殖户纷纷表示愿意听从指导进行池塘改造。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1100多亩池塘进行了改造,比去年同期多改造了560多亩。
池塘改造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①清淤,每年底等鱼类全部起塘后,及时排干池水,挖出过多淤泥,一部分用作加宽铺厚塘埂。一般老池塘保持底泥10-15公分,有时在10公分厚的淤泥上种植黑麦草、蚕豆、油菜等农作物,实行种养有机结合,起到改良土壤,破坏水生病菌生活环境的效果,能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②晒塘,利用立冬至立春这段严寒时间,将池塘底的有害生物冻死,同时冬日的冰雪霜冻和曝晒使池底土质变得较为疏松;③清塘消毒,一种是干法清塘,每亩塘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3-4公斤,全池均匀泼洒,另一种方法是带水清塘,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30-150公斤或漂白粉10-12公斤全池泼洒。(姜堰市科技入户 王一娟)
来源:养殖种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