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新闻网长春11月23日电(记者 崔颜锋)记者23日从吉林省公安厅获悉,目前吉林省正在大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通过发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做实做细各项基础工作,推动交通管理向科学化、智能化目标迈进等举措,不断书写着服务民生的新篇章。
平安交通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全省排查整治危险道路隐患点段592处、客货运输及危化品运输企业安全隐患368处、客车安全隐患3691处、查处客运驾驶人6516人次,排查农村无证无牌、无法落籍车辆4690台。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联合交通、安监、农业、城建、教育等6部门将此项活动在全国率先扩展至乡镇,达到省级创建标准的首批50个乡镇交通事故4项指数全面下降,没有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县城及乡镇道路交通秩序进一步改善,平安畅通县区省级创建率实现95%。
探索社会交通管理创新举措。推行交通事故处理“六位一体”工作模式,试点工作正在长春、吉林、通化、松原、白城等地展开,成立事故调处保险理赔服务中心,将事故定责、人民调解、巡回法庭、车辆定损、保险理赔、法律咨询等6个方面业务集中“一站式”办理。制定出台了《交警部门社会管理创新20条措施》,服务触角尽最大可能地向企业、群众延伸。全省“交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开通,通过交警总队互联网门户网站及“118114”语音查询系统,为广大群众提供驾驶证积分、机动车检验、临界报废、驾驶证超期、交通违法等信息查询服务。平台运行以来,公众查询量突破190万次。进一步开拓车管所网络服务渠道,受理群众预约服务和车辆落籍选号。
信息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全面完成全省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大集中工程,“公安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在全国率先投入运行。全面完成省内非现场违法缴款异地划拨工程,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全面完成省级交通管理中心数据库二期工程和交管信息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建设项目,违法信息录入和处理速度从原来的3-5分钟减少至1分钟内,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总队交管信息化工作被评为省直机关建功“十二五”突出业绩项目,在公安部交管局作经验汇报。开通了公安交通管理3G无线网络,全省50个“流动车管所”和流动测速设备全部实现与公安网联网。全省交警巡逻警车安装GPS定位系统,40个县(市)大队和公路大队配备100部流动测速设备、100台笔记本电脑。辽源等地率先建设数字化交通治安卡口监控系统,达到全国技术领先。
社会面宣传声势浩大。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推进年活动,联合共青团、妇联、工会等部门在全省招募10万名文明交通志愿者,组织实施了“百所文明交通示范学校”评选表彰、“全省文明执法标兵、文明行车驾驶人颁奖晚会”、“全省小学校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在省交通广播电台开辟专栏,总队和各支队领导每周六走进直播间,回答百姓问题,受到广大听众欢迎。深入280家大型客货运及危化品运输企业、6000所中小学校开展专项宣传教育。全省记满12分驾驶人告知率达到100%,办班教育9338人,比上一年大幅提升。
基层基础建设成果显著。开展全省县级车管所建设年活动,出台了《全省县级车辆管理所规范化建设标准》,先期筹资对20个县级车管所进行改扩建,提升了基础建设水平和规范管理能力,全省20个县级车辆管理所达到规范化标准。白山、松原等地新建车管所大厅全面投入使用,实现一站式、一窗式集中办公。加强社会化考场建设,统一组织分考场建设验收,对设施合格的社会化考场设为分考场,缓解考试业务积压的问题。驾驶人考试、机动车检测实行远程联网视频监管,全省46家检测机构51条检测线安装监管系统,考场全部安装使用指纹识别系统、场内道路驾驶技能考试系统、电子屏蔽仪,科目一、科目二考场已全部安装电子远程监控,科目二(九项)考试全部实行了“无考官”登车制度,科目三考试车全部安装录音、录像设备。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