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小三频繁发短信骚扰正室被诉 法院判其赔偿5千


时间:2012-11-19  来源:新京报 点击:

  新京报讯 (记者张媛)丈夫与小三断绝来往后,妻子又频频收到小三发来的骚扰短信。妻子将小三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侵害其名誉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近日,海淀法院审结此案,判令赔付妻子精神抚慰金5000元。

  原告:短信有侮辱性

  刘女士诉称,她与王先生系夫妻关系,但王先生与张某曾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直到2011年4月,丈夫王先生才与张某断绝来往。

  自2011年10月起,刘女士手机上不断出现来自号码为138手机发送的信息,信息内容大部分为对张某与王先生来往期间交往情况的细节描述,使用大量淫秽用语和侮辱性语言,且发送信息数量多,时间间隔短,频率高。

  张某与王先生在来往期间,曾用身份证注册购买138手机号码,刘女士认为张某的行为扰乱自己正常生活,起诉请求判令停止骚扰,赔偿精神损失费10万元。

  被告:短信都是事实

  张某辩称,只是向刘女士陈述事实,且并未将该事实让社会上其他人知晓,也未造成刘女士的社会评价降低,因此不构成对其名誉权的侵犯,不应承担名誉侵权责任。

  法院审理后,判令张某立即停止以手机短信方式对刘女士人格尊严权进行侵害的行为,张某给付刘女士精神抚慰金5000元。

  ■ 法官说法

  未侵犯名誉但侵害人格

  虽然张某的行为不构成对刘女士名誉权的侵害,但已构成对刘女士人格尊严权的侵害。名誉权与人格尊严权在法律上是两种不同的权利类型。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宣扬隐私等各种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即使加害人通过短信骚扰、语言侮辱的方式在没有第三人在场或知晓的情况下大泄私愤,侵害被害人的人格尊严,甚至并未因为语言侮辱的内容泄露而导致被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加害人也可能会承担相应的侵权民事责任。


来源:新京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