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双十一"如何享受真实惠?多部门发布风险防范


时间:2012-11-10  来源:新华网 点击:

  新华网杭州11月10日电(记者屈凌燕 张遥)本周日11月11日,由淘宝、天猫、聚划算联合发起,百家B2C和团购类电商网站参与的全国电商“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即将拉开帷幕。“双十一”前夕,浙江省消保委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别发布了风险警示,提醒网购要理性、审慎。

  面对“直降5折”“满就减还包邮”“提前充值还有奖”的诱惑,网购消费者更是跃跃欲试,不少“老手”已经提前装满了购物车。“好东西太抢手,怕买不上。”

  浙江省消保委联合杭州市、滨江区两级消保委,就11月11日的具体情况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消保部门分析消费者可能会面临以下的一些消费风险以及消费陷阱。

  一是先涨价后降价,价格虚高,商家先涨70%,再降50%,看似对折,实际比以前更高;二是低价缺货。看似非常诱人的价格,却一直处于卖完或者缺货的状态;三是网店服务缺位,由于大量的交易额,至使网页卡壳,销售人员服务不到位等;四是快递变慢递,由于突然增大的交易量,导致快递公司工作负荷成倍增加,降低快递效率,甚至出现货物损坏、丢失等情况。

  浙江省消保委投诉部主任韩志斌表示,这些都是结合前段时间国内电商大战的诸多问题,去年“双11”相关情况,以及分析历年网络消费投诉情况后总结出的消费风险。

  无独有偶,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也分析认为,电商促销带来网购狂欢,拉动庞大消费力,而在促销过后一般会迎来投诉高峰。

  网购维权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姚建芳介绍,要想真正享受到大促的实惠,又避免消费陷阱,消费者风险防范有“五步法”。

  第一步,列好购物清单,防止过度消费。第二步,撩开促销真面目,谨防障眼法。紧盯自己要买的单品,是否真的降价了,或者参加活动后整个订单便宜了,不要盲目相信促销广告,只购买真正实惠的商品。第三步,秒杀是娱乐,返券需算计。第四步,做好功课,充分利用购物比价软件。购物前通过一淘网、比购宝等第三方网购导航进行比价,货比三家。第五步,提高警惕,认清钓鱼真面目。为了避免狂欢之时落入“钓鱼”陷阱,切莫贪小便宜,在没有任何资质认证的网站下单,更不要轻易点击各种通过QQ、旺旺、MSN、论坛等发送的不明链接。

  此外,消保委和网购维权专家都提醒到,消费者在下单时,最好保留聊天记录、下单截图、认证短信、确认邮件等信息,出现问题先和商家客服沟通,如有纠纷,这些证据可通过全国各地消保委、工商局或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寻求申诉、维权和帮助,挽回损失。


来源:新华网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