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港23岁时制作的中国首套青瓷打击乐器“青瓷编钟”。
13岁迷上青瓷偷师制瓷“大家”;15岁注册成立一家瓷厂;23岁制出成交价达1300万元的天价瓷……若非硕果累累荣耀等身,很难把王军港这个身形瘦削的26岁小伙与“2007年度中国民间艺术名家”、“2011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等厚重头衔联系起来。
王军港出生于“青瓷之乡”龙泉。今年6月,这个被誉为青瓷界后起之秀的工艺美术师,带着一支42人的制瓷团队来到德清,为此,他暂时丢下自己一手创办的两家小有名气的陶瓷厂。
虽然是应德清县旅游局的邀约,但王军港坦言,真正吸引他的是德清作为“瓷之源”的灿烂瓷文化和德清古瓷历经千年的艺术变迁之美。2008年,根据区域内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德清被确认为商周时期的制瓷中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原始青瓷发源地。
“任何一个与瓷有缘的人,都无法停止对瓷文化起源的探索。”王军港的想法与德清方面的要求不谋而合。于是,他被德清县旅游局下属的“瓷之源旅游商品研发有限公司”聘为技术指导,主要任务是通过技术攻关和配方研制,使失传千年之久的“德清瓷”重现光彩。
9月,首批“德清瓷”出窑,至今已烧了8窑,制成500多个瓷器。王军港说,它们的质地、造型、上色都与商周时期的德清原始青瓷品类并无二致。古为今用最终落脚到产业,因“本土高端文化旅游商品”的定位,10月,“德清瓷”获评湖州市首届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而参评首届杭州都市圈新锐文创青年人物评选活动,王军港更看重借力杭州湾区域内文创产业相关人才、资金、项目的交流合作,加快“德清瓷”从历史过渡到产业、从工艺品普及到商品的进程。
“重振‘德清瓷’深层次的意义在于打造‘瓷之源’文化品牌,开创一个涉足制瓷工艺和文化休闲旅游的庞大文创产业。”德清县旅游局副局长杨国亮说,按《德清县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借着承接杭州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地理辐射东风,德清发展文创产业时机也刚刚好。
与德清一样,通过挖掘地域特色实现文创产业的差异化发展,在湖州三县两区成为共识。在《湖州市的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从财政、税收、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文创产业发展扶持力度,还设立专项资金500万元,在因地制宜基础上,着重构建南太湖文化创意产业带,江南丝绸书画文化产业带,美丽乡村生态休闲产业带三大产业带。位于中心城区的吴兴区多媒体产业园以创意设计、数字动漫为行业抓手,已成功引进企业41家;德清西部背靠避暑胜地莫干山,兴起了旅游休闲新业态“洋家乐”;“白茶之乡”安吉则顺势建起白茶影视基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湖州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9.82亿元,同比增长11.4%。
来源:浙江科技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