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11月6日电(记者 董志雯)有国外学者曾预言,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浪潮中“中国制造”将因人力成本提高和无法适应新型定制化生产而失去竞争力。11月3日,由科学技术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2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题为《迎接新的产业革命培育良好创新生态》的主旨演讲。
“迎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中国政府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把科技创新和创新生态环境的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万钢强调,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完善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推广正在试点的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
针对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万钢提出五方面要求:第一,要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建设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第二,要推进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深化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改革;第三,要加强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完善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第四,要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在解决气候变化、环境保护、重大疾病、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好科技的重要作用;第五,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总结完善和推广正在试点的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杨雄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上海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方针,全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实现要素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合作开放。要大力支持各类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进一步发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不断建设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要自我加压、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对企业创新的服务;同时,要努力培育形成尊重创造、注重开放、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
本届论坛汇聚了14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产业变革与创新生态”主题,就企业、产业、区域、政策、文化等多个领域,探讨创新趋势、展望发展前景。
记者获悉,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中心正式成立。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浦江创新论坛理事长徐冠华和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为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中心成立揭牌。国家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出席会议。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中心将在论坛理事会的领导下,负责论坛的日常运行和具体筹备工作。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