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县工商局采取六项措施,不断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利益,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一是加强农资经营主体源头治理。该局结合日常巡查、年检验照工作,彻查辖区内农资经营户的主体资格,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对合法主体建立经济户口,实行网格监管,进行规范管理;对无照经营农资的,依法予以取缔;对往年有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的经营户,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控,从源头规范了农资户经营行为。
二是强化农资商品质量监测。该局认真制定农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计划,对媒体披露的、群众投诉强烈的、屡次监测不合格的农资作为定向监测的重点,加大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力度,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发布消费警示,引导农民放心消费;积极实施不合格农资下架、退市制度,坚决把不合格的农资清除出市场。
三是开展农资打假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县生产销售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机具等农资经营单位进行了多次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资质、进销渠道、农资产品的相关证明文件、农机具的产品质量等内容。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严格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不法行为,对一些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集中力量限期查办,保障农资供应安全。
四是建立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指导督促农资经营者建立“两帐两票”、索证索票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与农资经营户签订《农资商品经营者承诺书》和《农资商品质量责任书》,
加强对农资经营企业的行政指导,引导经营者诚信经营,规范经营。
五是发挥诚信单位的示范作用。该局积极开展 “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工作,用典型带动整体,鼓励、引导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资企业,到农村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畅通流通渠道,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方便农民群众购买放心农资。
六是发挥消费维权网络作用。充分发挥“12315”和农村“一会两站”作用,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及时、认真处理农民群众申诉举报的农资案件。积极开展“送法到万家”、科技下乡等活动,向农民朋友大力宣传识假知识和消费维权的法律知识,增强农民朋友的自我保护意识。
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280余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450户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4件,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的良好秩序。
来源: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