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连体农场,使化肥农药远离蔬菜;一项冻干技术,让崇明柑桔远销世界……
记者 陶健
先进的冷冻真空干燥生产线施展 “点金术”,让曾经滞销的柑桔摇身变成冻干柑桔,不但远销欧美,还走进了全球的迪士尼乐园;种养结合的连体农场“道法自然”,构建起完整的生态循环链,不但让畜禽快乐奔跑,还使蔬菜彻底摆脱了对农药化肥的依赖;大胆尝试广种绿肥,实现果园土壤由碱变酸的“转型”,让“不可能在上海种”的水果猕猴桃实现了丰产……这一切,都是记者近日在崇明岛上的亲眼所见。
人们一直在问:世界级生态岛的农业是什么样子的?如今,答案已日渐清晰:它是一种科技含量更高、绿色标准更高的生态农业,它讲究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的是农业、农民与农村的整体发展。崇明选择的是一条不同寻常的农业发展之路。
循环农业实现“接二连三”
中新泰生农场,位于上海崇明县北七 现代农业开发区。走进农场,先要穿过木板铺设的曲桥,再走过一方清澈的小湖,给人的感觉是走进了一个公园。但它确确实实是一个农场,还是上海地区唯一的养猪业和种植业实现了循环的连体农场。
对崇明农业来说,本色就是自然、生态。这一点得到泰生农业创始人、新加坡国际元立集团主席陈逢坤的认同。多年前,他慕名来到崇明,一下子被这里的生态环境吸引,建立了泰生农场。在农场里,还有3位来自海外的农业专家,把控着休闲农庄的方方面面。带领记者参观农场的就是来自台湾大学植物生理教授林宗贤博士。
透过农场猪舍的玻璃墙,能看到一群白白净净的猪在奔跑、争食。林宗贤说,农场每年上市的种猪及商品肉猪有1万头左右,它们的饲料来自农场的作物,而排泄物则由循环系统进行处理,与秸秆混合生成有机堆肥,这些肥料就是蔬菜最好的营养。走过菜地时,记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同品种的蔬菜被穿插间隔种植。这是为什么呢?林博士说:“250多亩农田全部不用农药,就是靠这种穿插间隔的种植方法来控制虫害。另外,菜地里还放养鸡群吃虫,并设置了性诱素诱集器和杀虫灯。”在露天的菜地里还插着一块块黄色的塑料板,林博士说:“研究发现,昆虫偏爱黄色,这些黄色塑料板涂有黏性物质,这是用物理手法减少虫害。”
来源: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