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双汇饲养的每一头生猪都有“身份证”


时间:2012-11-07  来源:东方今报 点击:

  双汇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业,每天宰杀的生猪不计其数。那么,双汇对于肉制品的源头——生猪养殖方面,有着怎样的“杀手锏”来确保每一头生猪都是完全健康的?带着这些疑问,11月2日,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记者来到平顶山叶县双汇牧业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东方今报记者 巫晓/文

  特邀记者 王健/图

  ○每一头猪确保170天生长周期

  11月2日上午,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记者驱车来到位于平顶山叶县最南边的乡镇——保安镇。这里与南阳市方城县接壤,是一片丘陵地带,地势较高,远离闹市与村落。

  在途中,记者心中就充满疑惑:为什么双汇养猪要选择这么偏僻的丘陵地带?是纯粹因为环保问题,还是另有背景?到了目的地后,叶县双汇牧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长军的一番话让记者疑惑顿消。原来,为了让屠宰的每一头生猪都是健康、安全的,双汇在选址养猪上面非常讲究,“养猪得靠近水源,地势较高是为了让每一头生猪都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远离闹市与村落考虑的是避免造成人畜感染。”

  陈长军从事畜牧养殖行业已经超过十年。双汇在叶县的这个养殖基地从最初的选址到投产,再到一批批生猪从这个养殖基地里拉走,他全程参与,长期“与猪为伴”的日子让他说起猪来滔滔不绝。

  “这个养殖场一年生猪出栏20万头,每头都是绝对安全的放心猪。”陈长军告诉记者,双汇饲养的猪分年龄安排在不同的猪舍,幼猪生长到一个月时,就要把它们转移到保育舍进行饲养,6周之后它们将再次被转送到育肥舍,在这里经过100天左右的饲养之后,才能出栏。整个周期170天左右,每一头猪都要确保这些天的生长周期。

  ○双汇养殖场的生猪每一头都有“身份证”

  一个饲养基地,年出栏生猪20万头,这么大数量,双汇是怎么确保每一头猪都是“安全茁壮成长”的?陈长军告诉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记者:“我们这里饲养的每一头生猪都是有‘身份证’的。”

  陈长军所说的身份证,其实是每一头生猪从出生就配备的档案卡。可别小瞧这个“档案卡”,它记录着每一头生猪从出生到出栏的日期、配种时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每一天的饮水量、存栏时间、保健防疫、健康状况等等,甚至包括它所在的猪舍温湿度,在这个档案卡上都能查到。每天,饲养员都要对这些生猪进行信息采集,然后录入电脑,让每一头生猪的成长信息都有据可查。

  “生猪不同的生长阶段要对应不同的饲料,这些饲料的成分不一样,每一头猪都有一个配粮器,配粮器也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猪来进行配备食量。”陈长军介绍起这些养殖细节时眉飞色舞。他告诉记者,双汇使用的生猪饲料是由专业公司进行配备的,从饲料的源头到送达生猪的嘴里,不会有任何人的身体碰到,全部都是机械化操作,避免饲料污染。

  “但是双汇对于生猪的安全把关远远不止于此。我们的饲养员还要定期采集生猪血液到总部进行健康安全状况鉴定,不敢有一丝纰漏。此外,为了确保生猪出栏之前的安全,在出栏前一个月,双汇要对生猪制定出栏计划,出栏生猪多少头、出栏时间精确到天,确保每一头生猪的出栏完全。”陈长军如是说。

  ○饲养员进一次猪舍至少要换4次鞋

  养殖地点选择在远离村落的地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畜感染,那么对于这些养殖场的几百名员工,又是怎么来预防这些人与生猪的感染?

  陈长军称,员工每天从宿舍到猪舍碰到猪的身子,最少要换4次鞋。员工从宿舍出来需要先洗澡,换一次鞋;洗完澡之后,换生产区工作服,全身上下,从外到内,换一个遍;从生产区到达各自的区域还要换鞋;从各自区域到达猪舍还得换鞋。

  陈长军告诉记者,之所以需要换这么多次鞋子,是因为鞋接触地面,也最容易接触细菌。通过这几次的换鞋,最终到达猪舍才能确保人身上没带任何细菌,“即便如此,员工用手去触摸猪的时候,还需戴一次性手套。”

  除此之外,双汇对于防止员工与生猪细菌感染的措施还有很多。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里的员工每个月集中放假一次,当员工从家中回到公司的时候,需要在指定的地方隔离三天后才能上班,隔离期间需要每天洗一次澡。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员工把公司外面的东西通过体内带进生猪养殖区,造成人畜感染隐患。

  ○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源头

  任何一家养殖场由于种种原因,都避免不了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的死亡,叶县双汇牧业有限公司也不例外。由于一些养殖场对于病死猪的处理不当,导致生猪的大规模感染,污染了食品的源头。那么,双汇在这方面是怎么处理的?

  东方今报平漯新闻周刊记者在场区内看到了一个很大的沼气锅炉,对,这就是双汇对于病死猪的处理场所。

  陈长军称,这个沼气锅炉内部有极高的温度,对于厂区的病死猪,他们会将其放到指定的容器里,进行加热高温化制处理,处理之后的生猪已经被高温融化,剩下的只是一些残渣排入沼气池用于沼气发电。而原来病死的那头生猪所在的猪舍,将由公司指定的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后再次使用,确保把每一个隐患消灭在源头并防止下一个隐患发生。

  陈长军坦言,一个食品企业只有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源头才会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同样一个负责任的大企业只有这样做,才会得到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尊重,“双汇一直在这么做。所以我们自信地告诉市民,双汇的产品是安全的、放心的。”


来源:东方今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