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民主的新路(望海楼)


时间:2012-11-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

  十八大!世界的眼光,再次向着如日东升、蓬勃发展的中国聚焦。

  既有百花争艳,也有莺飞草长;既有万众一心,也有吵吵嚷嚷。中国,能够持续发展、避免功亏一篑吗?聚焦的眼光,有惊叹号,也有问号。

  记得新中国建立前夕,黄炎培问:“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一问一答,振聋发聩。

  执政时间长了,事业红火了,“环境渐渐好转,精神也就渐渐放下”者果不乏其人;“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实令人堪忧。在新环境、新形势下,我们找到这条民主新路了吗?

  黄炎培“跳出周期率”的警钟,再度敲响!

  毛泽东指出的“民主的新路”,走得如何?

  如何实现民主,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探索,主动或被动地充当西方民主制度“实验品”的都有,结果政治动荡、经济停滞、民不聊生。一系列严酷现实告诉人们,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新路,是一个民族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们的民主新路,要和平、稳定的民主政治,不要暴力连连、社会动荡;要统一、和谐的民主发展,不要国家分裂、一盘散沙;要繁荣发展的民主建设,不要经济停滞、生活倒退;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民主政治,不要官员腐败、政府变质;要吸收人类民主政治建设共同文明成果,又与本国实际结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避免封闭保守、简单照搬。

  我们的民主之路,要有中国特色、中国创新。2006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在努力改进、逐步完善选举民主的同时,将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形式之一,在国家权力中枢和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一道桥梁,增强政治体系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凝聚民智,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两种民主形式结合起来,将有力推动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胡锦涛要求,各级党委都要“增强开展政治协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中国,正沿着民主的新路稳步前行。我们要,也一定能跳出“兴浡亡忽”的周期率。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