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超 周铭训
“因为长期以来对工业的重视,胜坨镇农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突出高效生态、打造品牌,是胜坨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镇党委书记张学锋说。
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东营市缺少适宜发展传统农业的土壤条件。然而胜坨镇克服种种不利条件,独辟蹊径,以品牌农业突围,通过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业,着力打响了黄河口品牌“金”字招牌,现代农业活力迸发。
严把质量立品牌
“每天吃多少,哪天生病打针,在奶牛的饲养档案里记录得清清楚楚;从哪里购进饲料、兽药,都有购销记录合同,档案里看得明明白白。”在德胜奶牛养殖基地,负责人拿着奶牛饲养档案对笔者说。
在胜坨镇,按照东营市、垦利县相关要求,不断加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督导规模养殖场(户)建立饲养档案,加大“瘦肉精”抽检力度,从源头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在养殖环节,畜禽养殖场(户)建立健全《畜禽饲养档案》,记录畜禽出生、育肥、出栏全过程;在经营环节,兽药经营企业建立购销档案,包括进货渠道、销售去向等,同时要求经营企业实施产品入市备案,通过审查合格才准予销售。
“农产品质量关系到群众的饮食安全,必须从严监管。”张学锋说,“在从严监管的同时,发展现代农业,突出高效生态,也是我们保证农产品质量、塑造品牌的方式。”
在伟浩蔬菜基地,我们看到一车车有机蔬菜正整装待发,蔬菜基地的李正法告诉笔者,“别小看咱这蔬菜,要想买得提前预订,每天有专车运往北京。睡的是发酵床,喝的是营养液,还通过了有机认证,金贵着呢!”
因为产品质量高,这里产出的蔬菜虽然比普通蔬菜价格贵上一倍甚至几倍,却依然供不应求。作为国家级示范基地,伟浩种养殖示范区每年带动200多名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在发展现代品牌农业、带动百姓致富的道路上,伟浩蔬菜基地只是胜坨镇其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镇突出高效生态,通过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培育了伟浩、齐鲁众兴、德胜奶牛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推进专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带动能力。同时推进黄河滩区1.6万亩粮棉高效生产区、宁海展区1万亩无公害水稻区等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淡水养殖休闲度假长廊,规划建设万亩黑牛养殖基地、500亩名贵苗木基地、300亩畜牧养殖小区,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极大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品牌孕育“大效益”
《乡村爱情》中王小蒙用电动石磨代替机器磨豆腐卖上了高价钱,胜坨镇小张村党支部书记张希勇从中受到启发:用石磨磨小麦,面粉是不是会更香?在他的带动下,小张村成立了齐鲁众兴小麦合作社,主打产品石磨全麸面一度卖到了八块钱一斤。
“咱这里的小麦生长在黄河滩区,喝的是黄河水,上的是农家肥,绿色无污染,可就是卖不上价。”这是张希勇当书记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如何让优质小麦卖上高价钱、通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来增加群众收入,张希勇选择了走专业合作社品牌化战略的道路,组织村民成立了齐鲁众兴小麦合作社,改用石磨来加工面粉,生产石磨全麸面,注册了“齐鲁众兴”品牌,对滩区万亩小麦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如今齐鲁众兴小麦合作社的产品远销省外,且供不应求。
除了“齐鲁众兴”牌石磨全麸面,小张村这个合作社生产的五谷小杂粮和真空莲藕也都有了“众兴”这张绿色身份证。
从“东土稻皇”到“伟浩有机蔬菜”,再到“石磨全麸面”,胜坨现代农业品牌之路使得一个个叫得响、喊得亮的农产品品牌纷纷亮相,并产生了较好的市场效益与品牌效应。
来源: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