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大岞港 郑燕东 摄
美丽的大岞村地处崇武半岛东端沿海突出部,三面环海。全村共3320多户,13350多人,人均年收入10400元。2006年获评“福建省最美乡村”、2007年被评为“泉州十佳魅力乡村”。今年,大岞村拟定为惠安县“美丽乡村”特色村。
综合整治美化家园
来到大岞村,别致的山海景观跃然呈现。东岞山顶屹立着一座20米高的惠安女石雕像,附近的原石上刻着王汉斌题写的“惠东女民俗村”六个大字。东岞山与西岞山遥遥相对、绿意浓浓,滴水弹琴、龙喉吼烟、狮石晚照……六大佳景在其间相互辉映。从岞山的绿色景观到海岸线的生态保护,不难看出大岞人对家园持之以恒的爱。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下,村里先后硬化了近10条道路,总长近2000米,改变了过去“低洼不平行路难”的土路现象,村里的溪沟也在多次整治中得到极大改观;对前江、前潮两个海堤进行加固改造,不但美化了海岸,更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海岸上筑起了可容纳1500艘渔船停泊避风的崇武国家中心渔港;
大岞新村两侧高楼林立,渔港边超豪华的民宅鳞次栉比。村委会办公大楼宽敞明亮,大岞小学现代化设备俱全,村老协会环境舒适。入夜时,村各主干道灯火通明。大岞群众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
创建品牌强村富民
提起大岞,或许不曾到过的人,都会知道这里的妇女都戴着黄斗笠花头巾,穿着短蓝衣和黑色的宽筒裤。已婚女人腰际还要别着银裤链。传统的民族服饰在汉族中独树一帜。如今,惠女服饰已成为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之一,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1998年,崇武镇在开发旅游产业时,就开始重视发挥这一品牌的作用,将规模最大的惠女聚居地大岞村作为重点保护培育区域。村两委也一致认为“只有民富才能强村”,他们积极引导村民开发民俗旅游,鼓励创建“惠安女摄影基地”、“惠安女艺术创作基地”,开设惠女客栈,组织惠女充当群众演员。惠安女勤劳、纯朴、聪明、贤惠的美丽形象也得到展示和宣传,连惠女服饰也作为商品成为游客的“抢手货”。
现在的大岞,是一个以淳朴民俗风情与峻秀岞山佳景相映衬的旅游景点,因其人文和自然的默契相拥,备受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画家、作家、摄影家的青睐,近百部电影、电视在这里拍摄,央视也多次到此做专题采访。
弘扬新风文明和谐
大岞涌现了一批优秀儿女。在崇武大岞虎豹关附近的海堤上,我们总能看到一群手握钢枪、身披弹夹、穿着传统惠女服饰的女子,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回穿梭在海岸边。她们就是大岞海防哨所女民兵。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女民兵坚守在哨所,24小时严密监控着附近海域船只动向,为守护祖国海防线做出了突出贡献,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现年38岁的大岞民兵哨所哨长张丽蓉在哨所已守了20年。尽管家都在本村,可张丽蓉和姐妹们始终坚守在哨所内。2011年12月,张丽蓉荣获“全国民兵工作先进个人”称号,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兵,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除此外,众多海内外儿女也在默默回报着故乡。就在2012年10月,大岞小学举办了九十周年庆典,云聚了各级领导及嘉宾近千人。众多海内外乡贤慷慨解囊,助力公益事业的建设,展现默默贡献、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怀。
来源: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