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7日报道(王瑶 易保山 戚阜生 杨丽)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的代表们也将目光聚焦在“三农”领域。
民生利益无小事 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温总理报告中讲,多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到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100斤提高7.4元,水稻最低收购价每100斤提高16元。”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家宝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聚焦民生、聚焦内需的报告,民生连着内需,连着供给,连着投资,在民生上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有了保障,就有了消费的能力。规定粮食最低收购价看似小事,实际上是民生利益无小事。
抓住机遇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着民生,特别是对三农的投资每年都在增长,2011年超过了1万亿元,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达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高淳县武家嘴村党委书记武继军说,“这几年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陆续出台,包括医保和新农合在城乡的全覆盖等等。”
武继军表示,将抓住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出台的机遇期,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带动周边村庄互动发展。武继军介绍称,武家嘴村主要发展造船和水运业,根据省里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村里除了从农民手中流转3000亩土地发展养殖业,还从别的乡镇流转土地1.52万亩,建设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茶叶、园艺等现代农业。“如果是一家一户,没有办法搞现代农业,所以我们从2008年就开始这样做了,这样的政策是有力的,干部有积极性,老百姓也欢迎。”武继军说,村里面负责规划,负责组织生产,负责组织销售,带动广大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了,也为了村民,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全体村民。武继军表示,以后将继续在现代农业上加大投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来源: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