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近情 通讯员戴绍志)实施“1+1”技术改造工程、培育10家企业技术研发“小巨人”、51家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频现……科技创新犹如一个神奇的杠杆,撬动沧州产业发展不断增量提质。今年前三季度,该市石油化工、管道装备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718.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8.5%,同比增长13.8%。
以主导产业科技创新提升经济实力。今年以来,沧州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全面实施了“1+1”技术改造工程,在全市100家重点企业中每年各谋划实施一项技改项目,改变主导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局面。石油化工产业是沧州市推进科技创新的“龙头”。(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该市在抓好中捷石化600万吨环保节能改造、沧炼500万吨扩能等项目的同时,加快推进沧州大化年产10万吨TDI、河北金牛化工年产40万吨PVC等重大技改项目。同时,加快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组织部分企业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开展了项目合作。今年前三季度,石油化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8.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3.0%。同时,沧州市通过管道装备制造业的持续扩规升级,使其成为沧州市的第二大产业。据统计,目前管道装备制造企业共引进新技术、新工艺130多项,全行业拥有发明专利121项,有24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前三季度,管道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0亿元,同比增长25.4%,成为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的主要力量。
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近年来,该市地方财政用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逐年增加,并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目前,全市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已达51家,形成了以河北泊头中泊防爆工具集团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天成药业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69.98亿元 ,同比增长26.2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现完成13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3%。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沧州市依托高新区、开发区和渤海新区,建设新能源薄膜成果转化基地、管道装备制造业成果转化基地、精细化工和海洋成果转化基地。同时,围绕提升主导产业创新能力,该市优先发展建设了河北华斯、河北华戈、河北宝丰、鑫源泰等10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每年从“科技三费”中拨付500万元加大扶持力度。政策的强力支持激发了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目前,该市先后有节能环保瓦楞纸生产线、风电塔筒、P91高压厚壁钢管、裘皮硝染废水回收循环利用、500KV超高压电缆试验平台以及医药中间体等科技成果在产业中得到转化和应用。据统计,目前,该市已有企业研发中心2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
今年以来,全市申报国家、省各类计划项目160个,国家、省立项71个,获支持资金达到5126万元。同时,争取国家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9项、资金1985万元,争取项目数量和资金均创历年最高水平。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