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余秋雨谈诈捐门暗指易中天:朋友要我“教训”他


时间:2012-11-02  来源:重庆晚报 点击:

  余秋雨“封笔”传闻由来已久,他本人解释,起因是因盗版书。然而,余秋雨忍不住近日又推新书《何谓文化》,命运依旧,新书刚刚上市,盗版书10块钱一本,已经覆盖到了菜市场边上的书摊,不亚于《文化苦旅》。三年前,余秋雨深陷“诈捐门”,时过境迁,一直等到不可能再有“回头潮”的今天,余秋雨才动笔,在这部新书中进行正面回应,并直指当年猛烈批余的易中天,称正是这位讲《三国》故事的文人发起进攻,快速推高了全国性的诽谤大潮。但他强调,尽管很多气不过的年轻朋友要借机“教训”一下这位“文人”,都被他极力阻止了。

  【谈“诈捐”】

  担心红十字会没时间,只好自己选书

  曾经因余秋雨为汶川地震灾区学校捐建了三个学生图书馆,没有经过红十字会,悄悄出资50万元,引起“诈捐”风波。时过境迁,余秋雨对此作出了书面解答,“简单说来,我因看到地震废墟中的破残书本,便悄悄地出资50万元人民币为灾区学校捐建了三个学生图书馆。这事不知道怎么传出去了,但是由于款项没有进入中国红十字会的账目,就有人认定是‘诈捐’,在全国网络和报刊上闹腾了整整两个月。灾区教育局的官员多次出面,反复证明我捐建的事实,居然也无济于事。”对此,余秋雨百思不得其解,“这实在太奇怪了,难道中国红十字会的账目,比捐助的事实更重要?”

  余秋雨解释,“之所以没有走中国红十字会的捐款之路,倒不是不信任他们,而是觉得他们太忙,不可能抽时间来为图书馆选书。那书,要我自己一本本地去选购。”而让余秋雨感到奇怪的是,“一个在电视上讲《三国》故事讲得不错的文人,渐渐成了这一事件的主角。”

  【谈“文人”】

  讲《三国》忽视了道,推高诽谤大潮

  余秋雨说,正是这位讲《三国》故事的文人发起进攻,快速推高了全国性的诽谤大潮。但是,尽管很多气不过的年轻朋友要借机“教训”一下那个讲《三国》故事的人,都被他阻止了。不仅如此,由于这位文人在讲历史故事时,过多地宣扬“术”,而忽视了“道”,书中“文笔远不如口才”,余秋雨曾托人建议这位文人,通过训练克服技术上的几点障碍。

  怎么“教训”呢?气不过的年轻人想了几招。如通过网络,把三个图书馆的明细账目和购物发票全都发送给他,请他慢慢核对;又如,由接受捐建的几所学校轮番隆重邀请他参观新建的图书馆等等。这些做法,余秋雨都没有同意,并竭力阻止事态扩大。他担心对这位“文人”产生巨大压力,“在我看来,为了自己的名誉去稍稍伤害一个曾经严重伤害自己的人,也不能。”一直等到不可能再有“回头潮”的今天,余秋雨才动笔,“以证明那三个图书馆存世的正当性,那么多学生天天进馆阅读的正当性。”余秋雨认为,中国文化要学会赞扬,对自己不太喜欢的东西也不要骂。他建议,文学家之间应该学会相互尊敬。

  【谈“封笔”】

  自我安慰回到了唐代,因唐代没稿费

  令作家最为愤慨的无疑是盗版,余秋雨也不例外,为此,余秋雨曾宣布封笔。台湾作家白先勇曾经专门跑到余秋雨家中劝他,“讨论了几次以后,我觉得不能因为盗版在,我就不写了。”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余秋雨说:“我自我安慰地想,就当自己又回到了唐代,因为唐代是没有稿费的。”

  不过,盗版一事还是令余秋雨心烦,因为,他得知,刚刚上市才一个月的《何谓文化》盗版书,10块钱一本,已经铺货到菜市场边上的书摊了。不仅如此,印刷优秀的盗版书,甚至超过了他在上海华山路工作室一个墙壁的正版书。余秋雨透露,他以后会更多地写写毛笔字锻炼身体。


来源:重庆晚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