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央视聚焦三农调查:长三角地区再现用工荒


时间:2019-05-30  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
用工荒调查:长三角地区再现用工荒

  孙琥是浙江省长兴县一家内衣加工厂的人事部门负责人,每年的这个季节里年味儿还没有褪尽,而孙琥却迎来了他一年中工作压力最大的时刻。

  孙琥:每天都为了招工这个事情头疼。睁开眼睛就是招工,闭上眼睛睡觉还是招工没有办法。

  招工就是在这个季节里孙琥面临的最重要的工作。

  2008年之后“用工荒”这个词开始出现,也标志着廉价劳动力随处可找的时代的结束。这样一个大的社会现象让很多像孙琥一样在工厂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倍感头痛。

  在孙琥工作的工厂车间里,他像我们展示了他们工厂的缺工状况。

  孙琥:你看你像我们很多设备都空在这里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现在招工比较困难。包括后面那些盖着的机器都是工人现在有机器没有工人。

  在若大的车间里工作的工人寥寥无几。

  孙琥:我们现在今年预计招聘500人左右现在我们实际上新老工人加起来有一百来人,现在缺三百人左右。   

  如此大的工人空缺带给企业的除了开工不足的影响之外,还有很多眼下难以预计的损失。

  孙琥:如果说还有一些新单子过来,我们也不敢接,因为没有工人我们不敢接。

  这种缺工的状态要持续多久,孙琥也无法预料,他只是希望元宵节过后,随着更大批的农民工陆续返程,能够缓解眼下的局面。

  在长兴县很多工厂都使出了各种办法来招工,在长兴县的火车站,我们看到了一排招工的凉棚。

  记者出镜:我现在是在浙江省长兴县的火车站,现在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但是我们看到车站还有很多这样招工的棚子,这个招工的棚子是一些需要工人的企业在这里设的临时招工点,这个招工点不但是为了接新员工,同时呢对老员工来说它也是一种福利。老员工下了火车以后可以在这个棚子里面遮风避雨,然后同时等待工厂的车来把他们接回工厂。

  在之后的采访中我们得知这些招工棚是24小时有人值班的。

  记者:这个什么时候下车的工人都有车来接吗?

  段付伟:什么时候都有,我们24小时没人休息反正换班的论班一天两个班。

  在火车站直接设联络点,不但可以让返厂的老工人下了车就有找到家的感觉,也可以同时让新来的农民工有个第一印象。招工的老段告诉我们,这种招工办法还是挺有效果的。

  在长三角地区我们走访了浙江和江苏两个省的一些工厂,发现其中有90%的工厂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工状况。

  唐肖华:目前在2月底还需要3千多人,目前陆陆续续每个礼拜都有一千到一千五左右

  记者:现在咱们企业用工的情况怎么样?

  钟明:今年过完年基本上可以满足但还有一定的缺口。

  记者:大概缺多少?

  钟明:五六百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民营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每年的用工量超过3000万人。但是自从2008年长三角的用工状况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从大批失业忽然转为严重缺工之后,长三角地区从此患上了长年用工荒的顽症。

  江苏省的昆山市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仅昆山一个县级市就有用工企业10000多家,外来人口180多万人。每年过完春节之后,昆山的招工情况从一定程度上成了长三角地区的风向标。

  记者出镜:我现在是在昆山市的一家人才市场,今天是元宵过后的第一天,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市场里有很多来招工的单位和一些来找工作的人,在这个市场里我们可以去了解一下,招工单位对员工有什么样的要求,而找工作的农民工又对自己的工作岗位有什么样的需求。

  在市场里我们随机采访了一些到市场里来招工的企业和来找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

  记者:现在是招收什么呀,主要是普工是吗?

  招聘企业负责人:车间里的普通操作工,缺的比较多,去年年底的时候走掉一批回家过年,现在大概缺100人左右。

  记者:大概你们现在这个工厂里最缺什么样的工人?

  招聘企业负责人:普工吧,普工还稍微多一点吧,其他的都还好。

  昆山的人才市场没有休息日,每天都有很多企业陆续到这里招工。

  昆山人才市场负责人高英:今天我们总共是有150多家单位前卫招聘,岗位数是近5千作业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的还有一些我们技术类的人员占到20%左右。

  因为常年有招工,到长三角一代来打工的人多数都会到这个市场里来找找工作。

  外来务工人员:根据我自己的话差不多就是3千到4千5那样。

  外来务工人员:当然就是工资高一点的。待遇没什么要求就是想要工资高。

  在和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交流过后,我们发现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

  在浙江省长兴县的火车站,我们遇到了刚下火车的武宝清。他过去在北京的一家石材场工作,从事体力劳动,没有什么专业的技术。因为觉得过去的工作太累,所以辞职来到南方,希望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工作。

  记者:想找一个什么样的?

  武宝清:比较轻松一点。

  记者:什么叫轻松的?

  武宝清:就是不太累的。

  记者:你有没有预期什么类型的工作?

  武宝清:什么类型车间操作工一类的。对工资四千左右吧。

  在县城里转了一天,武宝清并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晚上他住在车站边的小旅馆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跟着武宝清坐着招工的车来到了一家他有意向考虑的工厂。

  这家工厂介绍说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的工资,工厂提供宿舍,每个月有伙食补助。在参观了工厂车间之后,武宝清觉得工资比他预想的要少,但是他还是想试着做几天。

  武宝清:我想在这先干上一段时间吧看看怎么样,可以的话就干几年不行的话就干上一段时间就回家。

  在众多的务工人员中,有着像武宝清一样想法的人不占少数,他们没有专项技术,希望能找到一份工资待遇都比较高的工作。然而现实中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昆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梁海鹰副局长:这个人力资源其实在供给上还是供大于求因为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这样一个大国。那么之所以现在一些企业感觉到用工这样偏紧的这样一个趋势。我想是用工的矛盾。实际上缺工是流水线的操作工,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说不是说真的是缺人,关键是缺的是什么样的人。   

  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梁局长所说,很多工厂需要技术型人才,并愿意开出高薪,但是掌握技术的工人却很难找到。而大部分工厂需要工资相对低一些的普工,却没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做。

  供需双方的不平衡导致的结果就是一边是企业不停的喊着招人,一边是大批的劳工在劳务市场里找工作。

  同时这几年不断有大型企业迁到内地,也使很多劳动力留在内地就业。这也是使长三角地区用工紧张的原因。

  这里是一家工厂的厂房,这家公司以加工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为主。厂里有1000多名工人,今年过节后工人的回工率几乎达到了100%。

  工厂工人:待遇非常好,因为工资我们的工资能拿到七八千块钱一个月。

  工厂工人:因为这里一个大团体吗,这里也工作这么多年,所以也可以融入到这个里头了。因为有份责任在这里头。

  我们到这里采访时候恰巧赶上了一批新员工到这里面试,让我们觉得新鲜的是,一家上市的大型集团公司,招收每一个工人岗位都需要董事长亲自面试,逐一见过。

  挖掘机公司董事长俞宏福:这是我们集团的一个传统,这也是体现出对我们员工的一个尊重,也是让他知道进入这个岗位也是经过高层领导认可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员工能在这个场合灌输一些我们三一的文化。

  这种董事长亲自面试的环节使应聘的员工感受到了公司的关怀,也让公司的领导了解了构成公司主体的每一个员工。

  而浙江的另一家企业目前也不缺工人,他们用的是另外一种模式。这家公司生产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阀门,工厂几乎不需要普工,每一个一线的工人都要有比较高的专业技术。

  阀门公司副总经理杨树林:我们是单件小批生产类型,我们用工主要是用技工,而不是大批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的类型的生产。我们在提前半年到一个季度就和这些院校和这些人才市场进行沟通,完了把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提前预约好。

  到公司工作的员工都有合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除此之外,公司为员工搭建好了职业通道,每个员工只要努力工作都能看到上升的方向。

  同时各地的政府也在积极的做好留住外来人员的准备。

  浙江长兴人社局局长姚晓明:不但在工资报酬上要符合现在的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形式。同时对人文关怀关心爱护员工以感情留人显得格外的重要,外地员工他的子女可以全部就近入学,我们还鼓励他们的户口也可以迁过来,我们就推出了新长兴公寓专门针对外来员工这个时间比较长一点的,这个表现比较好一点的,技能比较高一点的这些可以优先购买新长兴公寓。

  而在长三角地区企业和政府仅仅做到这些就能留住外来务工人员了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其实农民工不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他有流动的权利,他是一个活的生产要素,他必然会流动。他在企业之间在地区之间的流动,这是他的权利。我觉得现在留住他们最好的办法是加强对他们权益的保护,提高他们的收入,如果最后还是留不住他到处都留不住。那么这个时候企业要更加重视技术的进步。总有一天,我们会出现一个劳动力的全局短缺,这样一来我们就要加快我们产业的转型,有些产业该淘汰的就得淘汰。

  编导:叶琳

  摄像:常瑞民

 


来源:新浪财经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