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外媒曲解报告炒作“中国需求”驱动鸦片种植


时间:2012-11-02  来源:环球时报 点击: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联合国毒品和犯罪办公室10月31日发布《2012年东南亚毒品调查报告》。报告认为,亚洲对海洛因需求的增长驱动了鸦片种植的扩张。2011年东南亚地区的鸦片种植比2010年上升16%,2012年继续大幅度增长。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在转载这份报告时,纷纷突出“中国因素”,强调是“中国的海洛因需求拉动金三角鸦片种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31日就这一报告回应称,中方一贯积极参与国际禁毒事务,加强与国际社会的禁毒合作,为本地区乃至世界的禁毒工作做出了贡献。中方将继续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做出积极努力。

  该报告显示,与去年相比,2012年缅甸境内的鸦片种植面积增加17%,达5.1万公顷,产量约为690吨。同时,老挝境内的鸦片种植面积也增加66%,达6800公顷。仅有泰国的鸦片种植稍有减少,维持在209公顷左右。根据数据,缅甸鸦片种植量占世界的25%,并且已经连续6年呈扩张势头,老挝则占3%。报告认为,其增长幅度令人担忧。

  尽管联合国报告概述了东南亚鸦片种植的普遍情况,但一些外媒在报道时,刻意突出“中国需求导致鸦片种植扩张”。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1日报道称,尽管东南亚各国政府近期为根除罂粟采取了各种措施,但主要由于中国海洛因需求的增加,导致过去6年该地区主要罂粟种植国的鸦片耕种量翻了一倍不止。

  《曼谷邮报》则称,联合国报告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海洛因吸食者数量已占全球瘾君子的1/4,中国尤其严重。目前中国已知的海洛因吸食者就超过100万人,占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海洛因吸食者总数的70%以上,他们消费了大部分的东南亚毒品。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随着不断出现的毒品集散地和贩毒通道,中国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受害国。《2011中国禁毒报告》显示,我国查获的毒品50%来自“金三角”地区,45%来自“金新月”地区,两大毒品产地对我国形成一种包围之势。而“金三角”仍是对我国危害最大的毒源地,该地区合成毒品产量大幅上升,向中国走私渗透进一步加剧。

  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研究员朱振明11月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作为“金三角”毒品的受害国,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加强打击毒品犯罪的工作,可以说,中国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是全世界最严厉的国家。一方面我们通过公安边防等专业力量将毒品堵截在境外,另一方面发动群众性组织进行禁毒宣传。朱振明表示,中国还首创在国外开展“替代种植”项目,在缅甸等国教当地人种甘蔗、水稻等作物,取代原来的罂粟种植,这种项目也取得一定成效,获得过联合国缉毒部门的肯定。可以说,中国在禁毒、缉毒方面的努力,远远超过周边东南亚国家。


来源:环球时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