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宝坻推广玉米种植新模式助农增收


时间:2012-11-02  来源: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点击: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要想增加玉米产量,农民除了选择好的品种外,就是增加玉米植株的密度。但植株过密,就会影响玉米田通风透光,不仅抗倒伏能力大大降低,还会出现空杆、穗小,甚至不结穗等现象。宝坻区农技中心推广的玉米宽行穴播种植新技术,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玉米种植模式,使玉米在高密度种植同时,还可保证实现大幅度增产,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请听报道mp3

  宝坻区钰华街道黑豆窝村的张洪宝今年是第二年使用玉米穴播种植技术,他指着收获的玉米对记者说(这是一穴三株的,这是一穴两株的。这种棒子怎么也够十六公分长,一般的都是十六十八的,这是春播,这是夏播,今年来说这棒子合(每亩)一千五(百斤),按过去的种植今年(每亩)合不上一千二(百斤),顶多一千二(百斤)。)张洪宝说,这种模式在管理上和种普通种玉米没什么区别,(这在管理上一样,相比较来说还省种呢,使机子一播还不用间苗,一是省时二是抗倒伏。我们这儿明年好多着想种的呢。)

  玉米宽行穴播种植模式就是在一个穴中种植两株或是两株以上玉米,宝坻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员院哈德卿介绍说,这种种植技术是通过调整玉米株行距和适当增加每亩的植株数量,实现田间的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不光宝坻整个天津地区,玉米产量低的原因就是密度太小,但是密度要上去,倒扶又解决不了。所以,我们从前两年从河北农科院的一个老教授合作,从他那引进一项技术就就是一穴三株,一穴出来三株互相支撑着长;今年我们又引进了一穴双株的技术搞对比示范,通过增加穴的株树来保证整体密度,现在传统的种植密度在亩四千株左右,最多也没超过四千二百株,再大就倒了。一穴双株密度在五千五六,一穴三株的在五千七八。(这种模式)在保证整体密度的同时,把行距扩大了,株距大了,这样有利于作物的通风透光,有利于养分积累,抗倒能力强,解决了大密度与倒伏的矛盾。)

  哈德卿说,这种玉米种植新技术改变了传统单株种植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不用间苗,不仅省工,好管理,而且产量高。今后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使这项新技术得到广泛普及,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一穴双株或一穴三株这项技术的地块平均平均产量达七百四五十公斤,比常规的种植方式亩增产在二百斤左右,亩产高了收入也就高了,今年全区示范了五千亩,我们准备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区七十万亩玉米地中推广三分之一以上。)


来源:天津人民广播电台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