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荆雳钧记者毕玮琳)今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扎实开展“春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在监管措施、监管手段上不断创新,在监管品种上不断拓展,对投诉的案件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检查农资市场共出动执法人员9913人(次),检查经营户1万余户(次),立案调查农资案件132件,涉案金额262.8万元,罚没款71.65万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3万元。
全省各级工商部门在“春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中,注重规范,进一步落实监管制度。台账制度进一步规范。全省有90%以上的化肥经营户使用了化肥市场“一票通”台账,或市州局印制的“一本通”台账。各级工商机关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作用,扩大维权服务网络,使维权工作到村屯、到农户、到田间地头,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积极创新监管手段,执法效能进一步提高。按照百日行动方案的要求,各地实施农资市场网格化定位,区域化定责的规范化监管。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抽检品种范围进一步扩大。截至4月初,各级工商部门对进入市场的化肥检测率已达85%以上。
“百日行动”以来,舒兰市工商局查获假化肥硫酸钾45吨,氯化钾10吨,避免了农民损失。长春市工商局加大对不建台账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40起违反《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未建立、填写进销台账的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辉南县工商局打击制作、发布虚假农资广告行为,查办一起农药虚假广告案件。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