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小城凉入骨,无人不道柿子熟。”近日,记者来到中国柿子之乡陕西省富平县,一探这风靡古城的秋冬风味水果。
金秋十月,富平县曹村镇万亩柿园呈现着一片丰收的景象。沟沿,路边,地头,百姓的房前屋后,一眼望去,柿子树上金灿灿的柿子簇拥着,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曹村镇马家坡村村民马共和正在自家的柿子园里晒柿子,他笑呵呵地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马继铃多年栽培柿树,现在家里有70多棵老柿子树,有成片柿子园11亩。去年他家的鲜柿子产量有1.5万多公斤,加工柿饼3000多公斤,收入6万多元。“3年内争取年收入跨过10万元大关。”老马说。
富平的柿子为什么有名?富平县林业局局长王发民告诉记者:“这主要是由富平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富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与渭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四季冷暖分明,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较大,是柿树的优生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千百年来孕育进化的优良品种——富平大尖柿,使得富平发展柿子产业具有天然优势。”
富平2001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柿乡”,目前全县柿子已经发展到11万多亩,其中挂果面积5万多亩树,年产鲜柿5.5万余吨,加工柿饼0.9万余吨,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年产值1.2亿元。
近年来,富平县柿子栽植由零散向集约化、由山区半山区向平地发展。眼下,正是柿子销售的旺季,富平充分利用网络做宣传,加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发布,为柿农和外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鼓励各类中介组织、柿子协会、专业贩运队伍采取多种形式促销;畅通“绿色通道”,杜绝公路“三乱”;净化市场,打击不法行为,引导柿农诚信交易,有力地促进了柿子的销售。
来源: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