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青少年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显示 花钱吃亏两成学生


时间:2012-10-25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点击:

  日前,哈尔滨市消协发放900份问卷调查表,开展青少年学生消费观念与维权状况问卷调查分析评议活动。昨日,《2012年度青少年学生消费观念和维权状况调查报告》正式出炉。  

        调查一成人每月零花钱超500元  

        零用钱怎么给  53%问明情况给  13.6%随要随给  19%固定数额  14.4%取得好成绩或受到学校奖励及做家务给  零用钱够不够?  27%记账,每月略有结余  47%有计划地用,尽量不超支  23.3%不够再向父母要  2.7%不够向别人借  消协观点  青少年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独立的消费能力,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生活的独立性,但需要科学正确的引导。  可喜一半零花钱买学习用品  花钱啥理由?  32.3% “喜欢就买”  17.4%要买当前流行  45.3%生活、学习需要才买  5%只要别人有的,我也要买  消协观点  青少年学生的第一消费对象是学习,服饰、零食、娱乐等已渐渐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消费行为。青少年学生有着良好的消费动机,但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却是让人担忧的另一面。  隐忧近两成遭遇侵权选择不了了之  消协观点  理性维权已得到青少年学生的认同,但是方式方法有待教育提高。  为数不少的青少年选择不了了之,这说明当今青少年学生的维权意识概念还很模糊,应不断地加强,充分利用相关维权途径来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问题超四成青少年“知假购假”  虽然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消费维权有着理性化的一面,但是由于青少年学生个人思想、心理爱好及消费知识的制约,消费观念不成熟,维权途径并不十分畅通。  当代学生个性独立,追求时尚,存在攀比心、盲目追逐名牌产品的现象。在调查中,有44%的青少年学生购买过盗版书籍和电子数码、服装类等“傍名牌”产品。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消费受到制约,所以就有了购买盗版书籍、电子数码产品、服装等“傍名牌”产品。学生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受害者又是“知假购假”的消费者,使假冒伪劣产品有了滋生和蔓延的市场。  此外,青少年学生的维权意识与维权知识存在着矛盾。据调查,有50%的学生在购物后没有主动索要发票和信誉卡的习惯,缺乏证据成为青少年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大难点。学生维权意识日益提高,但欠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熟悉能力,加之时间、精力、财力、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青少年学生成为事实上的弱势群体,从而失去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