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新闻热线   010-52856660 人员查询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重阳的重量(重阳随想)


时间:2012-10-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

  爆棚的公交车,喘着粗气,满载去香山的游客。

  登高赏秋,又见重阳。

  红底金色,“重阳”二字的个头足有篮球场那般大——两周前,八大处的山坡上已铺就装饰,早早地预示着节日临近;

  连番滚动,特别节目的预告片花在各大频道上演——几天前,多台大型直播节目就已撩开面纱,准备迎接我国首个“老年节”。

  这个重阳,人们很看重。

  “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现在的孩子不像从前,从他们身上感受不到温暖。”——一位来自天津的80岁老太太,面对镜头连声叹气:恨不得死,死倒不怕。她的心愿却很简单:同城的女儿们能多回家看看,多交流,不想有话没地儿说。

  这个重阳,又让人很沉重。

  红叶飘落,压在心头。重阳,究竟有多重?

  它是父母身上的薄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今,换做晚辈尽孝,对父母嘘寒问暖,为他们添衣加衫。“降温了,给您的父母提个醒吧。”——人民日报微博近日所发的温情提示,转发数量很快便突破了1万,评论中流淌着牵挂和暖意,还有些许愧疚。“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仔细聆听他们的往事,教他们学会上网。”——新“二十四孝”给“尽孝”作了新注脚,即便你在远方打拼,“陪陪”父母其实没那么难,老人们期待的,可能只是一声轻轻的问候和呼唤。倘若有闲暇,带父母去旅行吧,或是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让操劳了一辈子的至亲能慢下脚步,欣赏人生的风景,寻找精神期冀。老有所乐,才能乐在其中。

  它是屋檐之下的雨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爱与感恩,是家庭维系亲情的纽带。对子女而言,父母的孝行润物无声。屋檐之下,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薪继火传、代代相承。要营造全民敬老、尊老、爱老的氛围,离不开每个小家的努力,也需要众人的倡言。不过,一些地方逢节必搞“洗脚”、“下跪”、“磕头”等,不怕兴师动众,但求场面恢弘,在争夺眼球的名利角逐中,“孝行”沦为“秀行”。值得一提的是,“孝”并非仅“顺”,不是长辈意志的威权,而是人格平等的挚爱。

  它是社会广场的基石。“父子有亲。”是为“五伦”之一。当然,“五伦”需要与时俱进。学者划出当代的实践路径:慈幼敬长的代际亲情、天下关怀的文化自觉、相濡以沫的夫妻恩爱、互助相长的兄弟情谊、普敬众生的社会交往。其实,今天讨论重阳,是敬重长者,是弘扬美德,更是关注人与人的伦理道德,是思考资本逻辑下的中国如何避免陷入功利本位的利己主义社会。

  重阳,它是人心的思量,是生命的重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字友情链接
时代中国 公道网 三农电视台 新讯网 宏法在线 宏法法律 农经视角 三农手机台 三农融媒 农媒融视
农视法宣网
图片友情连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会员须知 - 免责声明 - 人员查询 - 本网招聘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 截图 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12039657号-6 公安网备 1101053583 国新办证 (2000)78号

《三农观察》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市一法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韩洪

《三农观察》在线投稿 邮箱:420189796@qq.com < a href="http://wpa.qq.com/msgrd?v=3&uin=420189796&site=qq&menu=yes">意见反馈

京ICP备12039657号-6 网络视听许可证(京)字第17062号 增值经营许可证:京B2一20212085号